《 斗六 南聖宮關帝廟 》
2012.08.08
上星期有機會出門就趁那天至中部幾間
還沒有去過的關帝廟走走~雲林縣斗六~四湖.
雲林南聖宮前殿中祀奉一尊「立姿關公像」,
高有一丈二尺一寸二分,重約六百多台斤,
乃整棵樟木雕刻而成。
前殿
最高的這尊~500年資的關帝持刀立像
據歷史博物館長何浩天先生及神像雕刻專角鑑定,
從其雕刻手法及刻紋形態判斷,非今代雕刻,
應來自明朝初年的雕刻風格,
約有五百多年的歷史神像。
後殿
威嚴又莊嚴的關聖帝君
關平太子
(這距離拍就可以知道~這兩尊有多高的跤趾陶
那天還以為是~水泥彩繪ㄚ~真是...失敬失敬)
因為是世界上最大的交趾陶作品,
因此背後也有辛苦故事:
曾獲全國十大傑出青年薪傳獎的交趾陶藝家葉星佑
,以四月又八天打造完成十八尺高、
重達十二公噸的交趾陶關平太子、周倉將軍,
是全國最大交趾陶神像。
周倉將軍
殿前的那兩隻龍柱宮燈也是跤祇陶ㄛ~寶ㄚ
所以說ㄚ~拜廟也可以欣賞藝術之美
葉星佑妻子林文珍表示,
南聖宮的關聖帝君扶鑾指示弟子,
正殿兩側要豎立十八尺高的關平太子
(關公的義子)、周倉將軍(關公的部將)。
一年半前,南聖宮主委許茂林個人委託丈夫製作,
她認為太困難,建議改找銅雕或石雕,
但丈夫視為創作挑戰,不計成本也要接。
林文珍說,雖然廟宇常見交趾陶做的器物,
但從沒人訂做過這麼大的神像,
接下訂單後慎重規畫很久,一家四口總動員,
十二名員工也加入創紀錄行列,
十八尺(約兩樓半高)的神像從腰部分成兩段製作
,身體裡面加裝鋼骨結構以防震。
林文珍指出,一尊神像需一百卅多個零組件,
由於陶片窯燒時會收縮,成敗在未定之天,
尤以臉部一體成型最難,沒想到除少數幾片破損外
,大多一次就成功,完全沒有扭曲變形,
組裝時更是毫釐不差,
可說是技術成熟與關公的加持。
南聖宮內殿氣場很穩,與前殿熱鬧進香團的吵鬧
是成兩種不同的感覺
也因空間高又廣~所以可以令人靜下來的地方
(裡頭不插香,不辦事)
共有五尊超大尊的神佛的雕像
法相莊嚴肅穆
本師釋迦牟尼佛
大成夫子~孔子
地藏王菩薩
看見這樣的太子爺真是霸氣十足
他不用吸奶嘴ㄛ...
屋外兩旁的香客大樓樓頂也有兩尊
關平太子與周參倉將軍的立像
前庭也有~赤兔馬還有那直挺挺的青龍偃月刀
咱就上去先單手抓住它來感受一下刀氣
一瞬間就雙手就握住那刀身
(從上次6月去台南 關帝廳後,就想進去握一下殿內的
大關刀, 但又怕造成別人的困擾...就沒做這事)
刀為正氣之身,經年累月的日精月華下,
也內含有一些不可思議的氣場.
當然也又做了一次鬼哭神號組的蠢事
聽同行的友人說~剛好有一大孩子被我突來的喊聲
嚇了一跳ㄟ~真抱歉ㄛ
因為~不吐不快ㄚ,藉此氣破除我身上的一些
無形滯氣~感恩ㄟ
也可以捐點瓦ㄛ~一片100元
那天這孩子~超勇的ㄟ
啥寶來就操的頭破血流的...勇猛
走起路來~穩...應該不是太子的乩身
有空去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