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祖經文 ~沁園春

 


沁園春》 純陽真人 呂洞賓 作          千江惟月 洞陽子 譯註

      註  呂祖生年不詳,《宋史》隱逸傳有說到呂祖常到華山找陳
          摶老祖,當時呂祖已經一百多歲了,按陳摶為五代宋初的
          人,依此而推,呂祖生年約在唐僖宗,即公元九世紀中業
          前後。傳上說呂祖「有劍術,百餘歲而童顏,步履輕疾,
          頃刻數百里」,可見其修為之高。呂祖上承鐘離祖師,下
          開全真一脈,為全真道教諸派之共祖。呂祖傳世詩文甚多
          ,概為後人冒名之作,且間雜大量扶鸞降筆,除極少數詩
          句外,大多卑俗,不堪一讀,惟《沁園春》,一篇獨好,
          文字美,含義深,值得好道者咀嚼再三﹗


  七返還丹 在人先須 鍊己待時


      人,只有人,才能將神識返還於丹田。重要的是要自我鍊化,
      以等待「先天真一之氣」產出的時刻的來臨。


      註  在道教裡,「神」指常人的意識。「神」之向外追逐聲色
          名利者,是為「識神」;「識神」之返回於丹田者,即為
          「元神」。「七」是〈河圖〉南方火的成數,就是「元神
          」。「返」,返本,亦即「歸根」的意思,「根」指丹田
          ,亦即是要將元神併呼吸氣一道存入丹田,也叫「還丹」
          ,意即返還於丹田也。只有「人」,也恰恰只有「人」,
          才能返還元神與呼吸氣於丹田。「待時」是說鍊丹不是隨
          鍊隨有的,還須要有諸多的條件的配合,如鼎爐、火候、
          藥物等等。又、「鍊己」的「己」,即是坤土,六爻皆陰
          ,也就是虛極靜篤,以待「一陽來復」。


  正一陽初動 中宵漏永


      時候一到,「先天真一之氣」開始震動,新的生命將從這個起
      始點開始,直到永遠。


      註  「一陽初動」,「一陽」指坎中一陽,因道人的鍊化而動
          出。就重卦而言,「一陽初動」是指「復卦」。「中宵」
          是半夜子時,是時程的一個起點,如一天的開始是子時,
          一年的開始是「冬至」,象徵生生的根本,即「生機」的
          萌芽,道教有所謂「玄關一竅」者,即此也。又、由於此
          一時點為丹田氣動的時點,又有稱為「活子時」。如何是
          「活」?《入藥鏡》說:「一日內,十二時,意所至,皆
          可為」所以是「活」。「漏」是沙漏,古代的計時器,「
          漏永」引申為時間的永恆,表示長生久視,意謂鍊得先天
          真一之氣,便可以成就長生道果。「永」,可以是當下即
          永恆,也可以是指往後的長久。

  溫溫鉛鼎 光透簾幃


      鍊得「先天真一之氣」,頓覺丹田氤氳煖烘,好像有光,從丹
      田透出。


      註  「鉛」指精氣。「鉛鼎」就是丹田。精氣,而覺得丹田氤
          氳暖烘,表明先天真一之氣已產。「簾幃」就是門窗的竹
          簾或布幔。此處引申為丹田,或即指道人自己的身體。

  造化爭馳 龍虎交會


      「先天真一之氣」在體內的變化,有如野馬的爭馳,更似龍虎
      之交會,澎湃洶湧,莫之能禦。


  進火工夫牛斗危


      此時,當運起元神之火,鍜鍊「先天真一之氣」以成「陽神」
      ,就在此時,更要防危慮險!


      註  「火」,一般指元神,也有指呼吸氣。「進火」就是「凝
          神」、「用心」。「牛斗」是牛郎星,為東家男,喻離中
          一陰,亦即元神是也。「危」,指行火運功要細膩,戰戰
          兢兢,依客觀規律而行,以防有鍊氣「走火」之虞。斗、
          牛、危,亦北方玄武七宿之三星,卦處坎位,為一陽初動
          處,從這裡開始 (其實始終如環,哪有開始?) ,在「先
          天真一之氣」達到一定的強度時,凝神於尾閭,即所謂的
          「虛危穴」,誘導先天之氣往該處集中,以便通關上行,
          是為「鍊氣」、鍊「先天真一之氣」以成「陽神」。「走
          火」是什麼意思呢?走火就是指道人在修鍊的時候,「用
          心」不當,該用「文」卻用「武」,該用「武」卻用「文
          」。這是會惹出病患來的,修鍊者不可不知﹗所以,漢代
          道士崔希範說:「受氣吉,防成凶」(《入藥鏡》)。張紫
          陽也說:「一陽纔動作丹時,鉛鼎溫溫照幃幌,受氣之初
          容易得,抽添運用切防危」又說:「若要修成九轉,先須
          鍊己持心,依時採取定浮沉,進火須防危甚」 (《悟真篇
          ) 。清代悟元子說:「蓋一陽來復容易,而純全最難,必
          須防危慮險」又說:「(初)陽氣微弱,陰氣正盛,若無抽
          添之功,稍有懈怠,得而復失」,可不慎乎?

  曲江上 見月華瑩淨 有個烏飛


      在曲江上,看到月光晶瑩潔淨,月光中,似有金烏飛揚。

      註  「曲江」即督脈,或有以禪家惠能之「曹溪」為喻。「月
          華」即指「先天真一之氣」。「烏」指金烏,即離日也。
          離日就是吾人之元神。「見月華瑩淨,有個烏飛」,是說
          即使逆轉曹溪,元神(金烏)一刻也不能離開「先天真一之
          氣」(月華)。神離了氣,就不叫「鍊氣」了。

  當時自飲刀圭


      當此時刻,我獨自品嚐著這股在丹田中勃發的「先天真一之氣
      」。


      註  「刀圭」原指古代量取藥粉的器具,有如刀尖。道教人引
          申為少量的「先天真一之氣」。「圭」者,土土相壘,象
          徵先天真一之氣乃戊土與己土的相結合。戊納坎,己納離
          ,戊己二土,實質就是坎離二物。張紫陽說:「…二物會
          時情性合,五行全處龍虎盤,本因戊己為媒聘,遂使夫妻
          鎮合歡…」(《悟真篇》)。「自飲刀圭」指道人正在品味
          那個在自家丹田中勃發的先天真一之氣。「自飲」二字下
          得巧、下得妙﹗在呂祖心中,道教修鍊是一種「生活藝術
          」,像在品一杯好茶,飲一盅好酒,這事要細細品嚐,須
          慢慢玩味﹗

  又誰信無中養就兒


      任誰也不相信,就這麼在虛無中,竟然養成了一個嬰兒。


      註  「兒」指嬰兒,象徵先天真一之氣。張紫陽說:「三五一
          都三個字,古今明者實然希。東三南二同成五,北一西方
          共四之。戊己自居生數五,三家相見結嬰兒。嬰兒是一含
          真氣,十月胎圓入聖基」(《悟真篇》上卷)。「無中」指
          虛無之中,清代雲陽道人說:「先天一氣,倏然自虛無中
          來」(《悟真篇闡幽》上卷),即此之謂也。

  辨水源清濁


      要知道,修鍊要辨明水源的清濁。


      註  「水源」指精氣,東漢伯陽真人說:「人所秉軀,體本一
          氣,元精流布,因氣託初」(《參同契》)。這是說人的生
          命的根源是「一氣」,而一氣則來自於元精的流布。元代
          全陽子俞玉吾說:「水者大丹之根源也。天一生水,其位
          在北,其卦為坎,乃吾身藥物所產之處也。丹法以水為基
          ,而金精(即先天真一氣)生於水中」 (《周易參同契發揮
          》上卷) 。此張紫陽所以說:「要知藥產川源處。只在西
          南是本鄉」(《悟真篇》)。「本鄉」指丹田。「清濁」是
          說修鍊者心正則神元,神元則精氣清;心邪則神識,神識
          則精氣濁。

  木金間隔


      常人的神與精氣是分離的。


      註  「木金」,「木」指心神,「金」指精氣。木生火,火為
          神,火炎上,常人的心神因追逐名利耗散於上。金生水,
          水是精,精下流,常人的精氣,因沉溺於聲色潰敗於下。
          所以說「木金相隔」。就是「木金相隔」、「水火相剋」
          才完成一個「顛倒的常人」﹗道教教人修鍊,就是要把已
          經顛倒的顛倒過來﹗北宋華山道士陳摶老祖說:「識得大
          道顛倒顛,便是大羅真神仙」。紫陽真人說:「不識玄中
          顛倒顛,怎知火裡好栽蓮」(《悟真篇》)。怎麼個顛倒法
          ?不因師指,此事難知﹗在此,何妨旁通一線,點露玄機
          ,使迷者知有真宗?雲陽道人說:「坎離交而產藥,乾坤
          交而得丹,總是顛倒妙用,但世人知之者甚希耳﹗即如常
          道陰陽,火生於木,水生於金,順而出之,慾動忿勝,生
          轉為殺,所謂『五行順行,法界火坑』也。在《陰符》謂
          之『禍發必剋』。丹道陰陽則不然。水轉生金,火轉生木
          。逆而反之,忿懲慾窒,轉殺為生。所謂『五行顛倒,大
          地七寶』也」(《悟真篇闡幽》上卷)。「顛倒」,所以能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得道成仙,不能離乎此﹗

  不因師指 此事難知


      沒有明師的指授,這事不好懂。


      註  紫陽真人說:「饒君聰慧過顏閔,不遇真師莫強猜。只為
          丹經無口訣,教君何處結聖胎」(《悟真篇》)。

  道要玄微 天機深遠


      道教修鍊的法要玄妙,天機更是深遠難測。


  下手速修猶太遲


      現在要修鍊都嫌晚了,還不趕快下手?!


      註  紫陽真人說:「人生雖有百歲期,壽夭窮通莫預知。昨日
          街頭猶走馬,今日棺裡已眠屍。妻財拋下非君有,罪業將
          行難自欺。大藥不求怎得遇,遇之不鍊是愚癡﹗」慈哉斯
          言﹗

  蓬萊路 仗三千行滿 獨步雲歸


      在成仙的道路上,還須要完成三千功行作憑藉,這樣,才能突
      出頭地,返回雲鄉!


      註  仙道的完成,主要在內鍊的成就,但三千功、八百果的積
          累也不能沒有。紫陽真人說:「德行修逾八百,陰功積滿
          三千,均齊物我與冤親,始合神仙本願。虎凶刀兵不害,
          無常火宅難牽,寶符降後去朝天,穩駕鸞車鳳輦」 (《悟
          真篇》) 。人生至此,才不枉此行﹗「雲鄉」即仙鄉,乃
          吾人之故家鄉也。宋代道教南宗五祖紫清真人白玉蟾說:
          「兩眼對兩腎,認取此中間;忽然一聲響,霹靂透泥丸;
          復運丹田養,如蜜甜又涼;有人達此者,即可返仙鄉」正
          是﹗正是﹗

 


 


 


引用:格友文章  蓮心閣


http://tw.myblog.yahoo.com/aken1117-106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ㄚ達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