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會穴。八大會穴: (三)氣會穴。羶中穴 。(四)血會穴。膈俞穴 。 (五)脈會穴。太淵穴 。(六)髓會穴。懸鐘穴 (絕骨穴)。 (七)筋會穴。陽陵泉 。(八)骨會穴。大杼穴 。等詳解。 (一)、臟會穴:五臟;肝臟、心臟、脾臟、肺臟、腎臟等屬陰、所有疾病必用此穴道 章門 Chang1 Men2 (liv-13) 足厥陰肝經脈。 又名長平、肘尖、後章門。脾之募穴,足厥陰肝經與足少陽膽經之會穴。 【部位】 肚臍上2寸,兩邊橫開6寸,在第十一肋骨之端。 【主治】 1、肺結核tuberculosis。 2、胸膜炎pleurisy。 3、支氣管炎bronchitis。 4、神經性心悸亢進nervous tachycardia。 5、腸炎enteritis。 6、腸雷鳴borborygmus。 7、膀胱炎cystitis。 8、血尿hematuria。 9、小兒疳積。 10、痞塊。 【取穴】 1、側臥,肚臍上2寸,旁開6寸處取之。須屈上足,伸下足。 2、屈臂,肘下垂,肘尖盡處,與肋骨端是穴位。 【解剖】 在第十一肋尖端,腹內外斜肌及腹橫肌中;有第十肋間動脈末支;稍下方為第十肋間神經。右側為肝右葉前緣,左側當脾的下方。 【方法】 針0.8~1.5寸。灸10~20分鐘(必要時可長灸3小時)。 【應用】 1、章門穴是五臟之會穴,主臟氣之所集會所。 2、灸章門穴,有疏肝行氣之特效。凡心、肝、脾、肺、腎、心包絡之疾病,皆取章門穴。 3、腹膜炎。腹水。胃痙攣。胃下垂。瘧疾malaria。等症皆有效。 4、膽道癌: 『治療』;灸右章門10壯。期門5壯。針灸巨闕。中脘。灸右痞根穴。在硬塊之首尾各一針。再隔薑片灸之。針灸約10餘次可癒。 5、心胸脹滿。嘔逆煩悶。不進飲食。等症;長灸章門穴、配氣海穴。 (二)、腑會:六腑;1、胃經脈。2、大腸脈。3、小腸脈。4、膽經脈。5、膀胱經。6、三焦經。之疾病必用的穴道 中脘穴 。 主瀉六腑1、胃2、大腸3、小腸4、膽5、膀胱6、三焦之熱氣,及消炎。 中脘 Chung1 Kan3 (am-12)任脈conception (C V) 又名太倉、胃脘、上紀、中管、胃募。手太陽小腸、手少陽三焦、足陽明胃之所生,任脈之會穴,為胃之募穴。為回陽九針之一。 【部位】 臍上4寸。 【主治】 1、急性胃炎acute gastritis。 2、胃擴漲dilatation of stomach。 3、胃痙攣gastrospasm。 4、食慾不振anorexia。 5、消化不良dyspepsia。 6、胃出血gastrorrhagia。 7、吐瀉vomiting。 8、霍亂cholera。 9、子宮病hysteropathy。 10、一切胃病gastragia皆取之。 【取穴】 仰臥,臍上4寸處,上脘下1寸取之。 【解剖】 在腹白中線上,有腹壁上動脈、靜脈;分佈第七肋間神經前支的內測皮支;當胃幽門部。 【方法】 針0.6~1.5寸。灸15~25分鐘,灸3~5壯。 【應用】 1、難經云:「腑會中脘」。疏云:「腑病治此」。 2、中脘穴為六腑之會,胃之募穴,能治一切胃病。不論虛、實、寒熱。都可有效治療。 3、由於胃、大腸、小腸、膽、膀胱、三焦之氣,聚於中脘穴,又為中焦之中心,胃之募穴,故列為回陽九針之一。 4、胃痙攣gastrospasm。急性腸胃卡他acute entero- gastritis。慢性胃腸卡他chronic gastro-intestinal catarrhea:中脘穴配、足三里是特效穴。 5、霍亂cholera吐瀉:補中脘穴,瀉足三里是特效。可壯腸胃,引氣下行,扶脾健胃,強運化,升清降濁的作用。 6、瘧疾Malaria:針刺中脘穴,誘導病氣向四肢散出,常是一針見效。 7、哮喘病。胃病:特效五柱灸。中脘穴為中心,上巨闕穴,下為下脘穴,左、右為梁門穴。常是一灸雙治。 8、孕婦嘔吐vomiting of pregnancy:灸治中脘穴,特效。 9、手足冰冷。怕冷。唇青。厥逆無脈者,既死。謂中寒症:速灸中脘穴,有救。 10、下焦虛寒:中脘配、氣海穴。 11、上焦鬱熱:中脘配、合谷穴。 12、五臟氣微弱:灸中脘穴、補期門穴。 13、治腸中氣滯、瘴氣:灸中脘穴,瀉天樞,上脘穴。 14、治九種胃痛:灸中脘穴,配內關,公孫穴。 15、胃病。氣痛:灸中脘,配足三里,內關穴,梁門穴,肩隅穴。 16、肝發炎。吃不下食物:灸中脘,針足三里,內關,期門,梁門穴,肩隅穴。平肝化鬱,消化水穀。 17、胃寒。胃痛:灸中脘、灸脾俞,針足三里,內關,期門,梁門穴,肩隅穴。溫和脾胃而調中。 18、大腸漲鼓,大便不通:灸中脘、灸天樞穴,以利消導。 19、化瘀行血:灸中脘穴、瀉隔俞穴。 20、治蚘(蛔蟲)痛:灸中脘、針地倉穴。 21、胃痛不飲:灸中脘穴、配天樞、陰稜泉。有健脾化濕之作用。 22、解除孕婦惡阻、並使生產順利:灸治中脘穴。 23、【糖尿病】。蛋白尿者:灸中脘穴、配陽池、脾俞。三焦俞。這個疾病是脾臟發生障礙,糖份遂從尿中排出,所以治好脾臟,糖尿及蛋白尿,亦隨之而癒。 24、【診斷上】:胃痙攣症,中脘穴上有壓痛感。如患12指腸潰瘍者,可用食指按壓中脘穴5分鐘,患者感覺出熱氣滿腹,且有一股熱氣,循著任脈至喉間。 25、【霍亂cholera】(1) 『治療』:先針刺10宣、再針曲池、尺澤、委中、崑崙、內關、中脘、霍亂cholera少衝。然後以鹽放在臍心,置艾草灸之,待患者呼吸有熱感,疼痛停止,嘔瀉亦停。 『服藥』:再進六和湯有奇效。 26、【霍亂cholera】(2) 『治療』:先針刺水溝、少商、關衝、10宣、委中出血,繼針合谷、曲池、素聊、太谿、內庭、中脘、間使、懸鐘。可以不要而癒。 27、【胃下垂】: 『治療』:先針刺中脘、配大椎、大杼、梁邱、足三里,用重刺激法,使全身瞬間有強烈刺激感,神經緊張,間接使胃肌肉,亦因而上縮。如此可使下垂部份,縮至原來位置,而告痊癒,臨床經驗,效果良好。 28、【胃癌】 『治療』:針灸內關、足三里、中脘、下脘、「硬塊之頭尾」各刺一針,繼之隔薑灸,或針上灸,又灸痞眼(奇經,背部腰椎lumbar第一節之下外開3.5寸處取之)。 『補助穴』:公孫、內庭,針灸癒後良好,約十餘次可癒。 (三)、氣會:所有呼吸系統之疾病必用的穴道 羶中穴 。 羶中 tan2 chung1 (am_17)任脈 又名元兒、元見、上氣海、胸堂。氣之會穴,任脈氣之所發。 足太陰脾經、足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任脈之會穴。心包絡之募穴。 【部位】 在玉堂下1.6寸,既兩乳知中間。 【主治】 1、 胸部鬱血,胸膜炎pleuritis 2、 支氣管炎bronchitis 3、 肋間神經痛intercostal neuralgia 4、 咳嗽cough 5、 心悸palpitation 6、 乳腺炎mastitis 7、 乳汁少 【取穴】 在胸骨中央,當兩乳頭中間取之,婦女則按取第四肋骨間隙,中間取之。 【解剖】 在左右第四肋間隙相對處,胸骨體中,有乳房內動脈、靜脈的前穿支;分布在第四肋間神經,前支的內側支;內部為心包及心。 【方法】 針3~4分。灸15~30分鐘,灸比針效果好。 【應用】 人有四海;胃者水榖之海,衝脈者十二經之經之海,羶中者氣之海,腦者髓之海。 羶中穴為氣之所屬焉,能分布陰陽氣者,生源乃命之主。 羶中穴為任脈、脾、腎、三焦、小腸之會穴,心包絡之募穴,主治範圍很廣,針或灸有寬胸利膈,降氣和中之功。 羶中穴是八會穴中之氣會穴;凡呼吸性疾病或精神機能等疾病;皆可治療。 神經衰弱neurasthenia的特效穴。 診斷不出病之所在;可灸羶中穴及大陵穴:再壓診有反應處就是病之所在。 古書有云:五臟知氣,不知在何處,可取羶中及大陵穴。 針刺羶中穴「刺法」:江針垂直刺到胸骨時再將針柄歪斜放在皮上向下沿皮直刺1寸,使患者感到氣息,從胸部走到臍下時才出針。 否則慢慢提針,再向下緊插反復運用。 乳癌治療;針太淵、內關、肩井(針1.5寸)。乳根、少澤、羶中、(灸)。天應(間接灸)。 輔治穴:大陵、委中、足三里、尺澤、竅陰等穴。 (四)、血會:所有血液循環,系統之疾病必用的穴道 膈俞穴 。 膈俞 Keh3 Ssu2 (b-17) 足太陽膀胱經脈。 血之會穴。 【部位】 在胸椎thoracic第七節之下,去脊外開1.5寸。 【主治】 1、心臟內外膜炎endocarditis pericarditis。 2、心臟肥大cardiomegalia。 3、胸膜炎pleuritis。 4、喘息panting。 5、支氣管炎bronchitis。 6、胃炎gastritis。 7、食道狹窄esophagostenosis。 8、食慾不振anorexia。 9、腸出血enterorrhagia。 10、盜汗night sweat。 11、腸炎enteritis。 12、小兒疳積及營養不良malnutrition。 13、肺結核tuberculosis。 14、胃癌gastric carcinoma。 【取穴】 正坐、伏臥,按胸椎thoracic第七節之下,為至陽穴,外開1.5寸取之。 【解剖】 在斜方肌下外緣,有背?肌,最長肌;分佈有第七肋間動脈,靜脈背側支,內側支;第七胸神經後支,內側皮支,深層為第七胸神經後支,外側皮支。上位有二至三個胸神經外側皮支。 【方法】 針尖向外斜刺5~8分。或針尖向上沿皮進刺,可進刺2寸,留針15~30分鐘。 灸15~60分鐘,灸3~7壯。 【應用】 1、膈俞穴;是血之會穴,凡是血病,均應用膈俞穴。 2、膈俞穴:上為心俞穴,心主血。下為肝俞穴,肝藏血。足太陽膀胱經又是多血之經脈,故血病之要穴。 3、胃酸過多。神經衰弱。心悸亢進。歇斯的里。膈俞穴是要穴。 4、針刺膈俞穴;針感會循脊柱放射到環跳穴。有時亦會至心窩部。沿?肋骨,間神經傳至期門穴。 5、『腦溢血症』apoplexia;在膈俞穴及左頸不會有鬱血。按壓肺俞穴外側之魄戶穴,頭部會有脹痛之感覺。 「治療」:先針刺肩中俞。膈俞穴。點刺。再用拔罐器吸出紫紅色瘀血。同時在合谷穴,委中穴放血。 6、『上肢痛』;膈俞穴上方會有硬塊,針刺膈俞穴硬塊可消除。 7、肺結核;針刺膈俞穴,膽俞穴。 (五)、脈會:所有經脈之疾病必用穴道 太淵穴 。 乳房疼痛牽連胸,咳需低聲觸之痛。(2)太淵h-9 (六)、髓會:所有脊髓之疾病必用穴道 懸鐘Hsuan2 Chung1(G_39)膽經(Gall Bladder) 又名(絕骨)。髓之會,足三陽之大絡。 【主治】 1、 下肢神經痛lower limb 2、 半身不遂hemiplegia 3、腳氣beriberi 4、急性鼻炎acute rhinitis 5、扁挑腺炎tonsilitis 6、衄血 7、痣出血hemorrhoid 8、食慾不振anorexia 9、脊髓疾病Myel disease 【取穴】 正坐垂足,外踝骨直上3寸,陽輔穴之後下方陷中,當腓骨前緣,動脈應手,骨絕之處取之。【方法】 針6分-1.5寸,留針10-15分久10-15分鐘。 【應用】 1、髓會絕骨,髓病治此,足能健步,以髓會絕骨也,諸髓皆屬於腎,故為髓會。 2、下肢痹厥lower limb numbness、足背神經麻痺、足關節扭傷,針刺懸鍾穴為特效,有通經活絡之功。 3、失枕及頭頸項劇痛:針刺懸鍾是特效穴。 a採用左右穴雙刺,用瀉針,針1.5寸,捻針使針感痠麻到足背。 b提針,針尖向上放射至下半身多有感覺,頭既可轉動,留針長則可2小時。 3、 上肢肩膊神經痛scapular neuralgia 特效。 a左肩痛,刺右足懸鍾。 b右肩痛刺左足。左右雙痛兩穴雙刺。 4、乾濕腳氣:a足三里。b三陰交。 5、腳氣病beriberi。皮膚灼熱而痛:可單行針刺。如陰冷麻木,針後再灸。 6、足緩難行:a懸鍾。b條口。c衝陽。 7、落枕stiff neck有兩法 a、豪針捻轉進針5分-1寸平補平瀉每30分捻動一次要針感痠麻留針2小時重者兩次。 b、毫針先刺風池9分,再刺懸鍾1寸,捻動留針30-60分鐘,1-2次既癒。 (七)、筋會:所有筋及肌腱之疾病必用穴道 陽陵泉 。 陽陵泉 Yang2 Lin2 Chuan2 (g-34) 足少陽膽經。 筋之會穴,足少陽膽經之所入,合穴屬土。 【部位】 在外膝眼下1寸,外尖骨前之陷凹處。 【主治】 1、膝關節炎gonarthritis。 2、半身不遂hemiplegia。 3、腳氣beriberi。 4、下肢痙攣lower limb spasm。 5、習慣性便秘hemiplegia。 6、顏面浮腫facial edema 。 7、膽石病cholelithiasis。 8、胸膜炎pleurisy。 9、肋間神經痛intercostal neuralgia。 10、遺尿enuresis。 【取穴】 屈膝垂足,膝外側關節之下,腓骨小頭之微前下陷中取之。 【解剖】 在腓骨小頭前下方,腓骨長短肌中;膝下外側動脈、靜脈;正當腓總神經分為腓淺及腓深神經處。 【方法】 針7分~1.5寸,針尖須向足三里方向進針,宜留針15~30分鐘。 【應用】 1、陽陵泉是八脈會中之筋會,難經有云:「筋會陽陵」。 疏曰:「筋病至此」。滑伯仁曰:「膽與肝為配,肝者筋之合,故為筋會」,所以陽陵泉統治一切筋病。 2、所謂「筋」者,就是現代之肌腱。 3、治療關節之筋遲緩。筋痙攣。腫痛:陽陵泉是必用穴。 4、胃潰瘍gastric ulcer:針陽陵泉為特效穴。 5、尿閉anuria、腹部膨脹tympanites:針陽陵泉、關元、大腸俞。刺後小便既出。 6、內臟出血、子宮出血metrorrhagia:針陽陵泉。 7、止月經、止白帶:灸陽陵泉。 8、升陽氣降濁氣。止痰。消除吞酸口苦。泄瀉嘔吐:針陽陵泉、配足三里。 9、胸脅痛。支滿。脅下腫痛。搜風去痰。舒筋利節。 上肢神經痛upper limb neuralgia:針治陽陵泉。因它與陽維脈相通,繞於臑俞,肩俞。 10、頭皮屑,生瘡furuncle:陽陵泉灸之過多是因,速灸三陰交解之,因它有排泄瘀滯作用。 11、腳氣腳痛beriberi pain:1陽陵泉2肩井3足三里。 12、膝腫痛:1陽陵泉2陰陵泉3足三里。 13、風濕冷痺:1陽陵泉2環跳。 14、週身疼痛難忍、四肢痺痛,外受風寒:『治療』 「方法」: (1) 毫針直刺,外關1寸,中渚4分,肩?1寸,曲池1.5寸,後谿3分,環跳2寸,陰市8分,陽陵泉1寸,足三里1寸,崑崙3分,內庭3分,痛者用瀉法,麻者用補法。 (2) 灸:1外關2曲池3陰市4風市,各3壯。 (八)、骨會:所有骨頭之疾病必用穴道 / 大杼穴 。 主瀉胸中之熱及主治胸部發炎。(1)大杼穴。 大杼 Ta4 Chu4 (b-11)足太陽膀胱經。 又名背俞,為督脈別絡。手太陽小腸、足太陽膀胱、手少陽三焦、足少陽膽經、之會穴。『為骨之會穴』。 【部位】 在胸椎thoracic第一節之下。為陶道穴外開1.5吋取之。 【主治】 1、支氣管炎bronchitis。 2、肺疾病lung disease。 3、胸膜炎pleuritis。 4、頭痛headache。 5、眩暈dizziness。 6、頸項肌痙攣M.spasm of neck。 7、肩凝不動frozen shoulder。 8、膝關節炎癲癇gorarthritis。 【取穴】 在胸椎thoracic第一節之下。為陶道穴外開1.5吋取之。 【解剖】 有斜方肌、菱形肌、上後鋸肌、最深層為最長肌;有第一脅間動脈、靜脈背側支; 佈有第一胸神經後支內側皮神經;深層第一胸神經後外側皮支,上位2~3個胸神經後支外側皮支。 【方法】 針4~6分。灸15分鐘,灸5壯。 【應用】 1、大杼穴為骨之會穴,凡是骨病應取大杼穴。 袁氏:「肩能負重,以骨會大杼也」。故大杼穴是骨病主治要穴,亦為治療脊椎骨瘍的要穴。 2、內經有云;衝脈者12經之海其輸於大杼穴。大杼穴是衝脈經氣所輸注的地方。 3、大杼穴主治胸中之熱及消炎。肺結核trberculosis。肺門琳巴腺結核微熱hilar lypgnode T.B.的常用穴。 4、頭頸項強痛cervical M. spasm不能迴轉:針治大杼、配天柱穴。 5、扁桃腺炎tonsilitis:針刺大杼穴,是要穴。不宜太深。 6、肺卡他lung catarrhal:大杼、配中府穴。 7、小而疝氣intestinal hernia:大杼配長強穴。 |
...................................................................................................... 以上資料純屬網上搜尋,若有侵權敬請告知,即將刪除 感恩 |
公告版位
品翔廣告公司,愛稿創意,做文宣,印刷,包裝盒..輸出,...高雄市三民區民本街23號6樓 Tel:0916-300688 大多是我的心靈,宗教,情感的舒發世界..! 有關廣告文宣品及緬甸玉的問題,請至即時通留言,想看我收藏~目錄櫃,看倌們看不見圖時,請告知ㄛ~感恩
- Apr 09 Mon 2012 23:25
八大會穴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