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緬甸玉 冰種老坑綠~玉戒子  緣定今生~要把握ㄛ



 


《 陸游 唐婉~釵頭鳳
















2012.04.07






 








今天上運動傷害課中有一門中國文學史


今天所介紹的詩詞中有一首以前曾讀過的 詩


陸游及唐婉《 釵頭鳳 》


其中的情節在這些年中好像也有友人


有過如此般的~情節...真無耐ㄚ


只有句中的那幾句話可以解其無耐之情


錯 錯 錯  莫 莫 莫


 


釵頭鳳  陸 游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


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


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


莫莫莫。


 


 




釵頭鳳  唐 婉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


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長似秋千索。


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


瞞瞞瞞。



 


故事情節如下:(看的人別在犯錯ㄚ~是要還的)


 


陸游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愛國詩人。


他出生于越州山陽一個殷實的書香之家,幼年時期


,正值金人南侵,常隨家人四處逃難。


這時,他母舅唐誠一家與陸家交往甚多。


唐誠有一女兒,名喚唐婉,字蕙仙,自幼文靜靈秀


,不善言語卻善解人意。與年齡相仿的陸游情意


十分相投,兩人青梅竹馬,耳鬢廝磨,


雖在兵荒馬亂之中,兩個不諳世事的少年仍然相伴


度過一段純潔無暇的美好時光。隨著年齡的增長,


一種縈繞心腸的情愫在兩人心中漸漸滋生了。





青春年華的陸游與唐婉都擅長詩詞,

他們常借詩詞傾訴衷腸,花前月下,二人吟詩作對


,互相唱和,麗影成雙,宛如一雙翩躚於花叢中的


彩蝶,眉目中洋溢著幸福和諧。


兩家父母和眾親朋好友,也都認為他們是天造地設


的一對,於是陸家就以一隻精美無比的家傳鳳釵


作信物,訂下了唐家這門親上加親的姻事。


 


成年後,一夜洞房花燭,唐婉便成了陸家的媳婦。


從此,陸游、唐婉更是魚水歡諧、情愛彌深,


沉醉於兩個人的天地中,不知今夕何夕,


把什麼科舉課業、功名利碌、甚至家人至親都暫時


拋置於九霄雲外。陸游此時已經蔭補登仕郎,


但這只是進仕為官的第一步,緊接著還要赴臨安


參加“鎖廳試”以及禮部會試。


 


新婚燕爾的陸游留連於溫柔鄉里,根本無暇顧及應


試功課。陸游的母親唐氏是一位威嚴而專橫的女性


。她一心盼望兒子陸游金榜題名,登科進官,


以便光耀門庭。目睹眼下的狀況,她大為不滿,


幾次以姑姑的身份、更以婆婆的立場對唐婉大加訓


,責令她以丈夫的科舉前途為重,淡薄兒女之情


。但陸、唐二人情意纏綿,無以複顧,


情況始終未見顯著的改善。


陸母因之對兒媳大起反感,認為唐婉實在是


唐家的掃帚星,將把兒子的前程耽誤貽盡。


 


陸游二十一歲時與青梅竹馬、志趣相投的表妹唐婉結婚,婚後生活十分美滿,可是不久後,陸游母親對這位媳婦非常不滿,並強迫陸游和唐婉離婚,原因一是唐未生子,二是怕陸生活太過美滿,眷戀妻室,志氣消磨,影響官場發展,


 


於是她來到郊外無量庵,請庵中尼姑妙因,為兒、


媳卜算命運。妙因一番掐算後,煞有介事地說:


“唐婉與陸游八字不合,


先是予以誤導,終必性命難保。”


 


陸母聞言,嚇得魂飛魄散,急匆匆趕回家,


叫來陸游,強令他道:


“速修一紙休書,將唐婉休棄,否則老身與之同盡


”這一句,無疑晴天忽起驚雷,震得陸游不知所


以。待陸母將唐婉的種種不是歷數一遍,


陸游心中悲如刀絞,素來孝順的他,


面對態度堅決的母親,除了暗自飲泣,別無他法。


 


迫於母命難違,陸游只得答應把唐婉送歸娘家。


這種情形在今天看來似乎不合常理,


兩個人的感情豈容他人干涉。


但在崇尚孝道的中國古代社會,母命就是聖旨,


為人子的不得不從。就這樣,一雙情意深切的鴛鴦


,行將被無由的孝道、世俗功名和虛玄的命運八字


活活拆散。陸游與唐婉難捨難分,不忍就此一去,


相聚無緣,於是悄悄另築別院安置唐婉,


陸游一有機會就前去與唐婉鴛夢重續、燕好如初。


無奈紙總包不住火,精明的陸母很快就察覺了此事


。嚴令二人斷絕來往,並為陸游另娶一位溫順本分


的王氏女為妻,徹底切斷了陸、唐之間的悠悠情絲





無奈之下,陸游只得收拾起滿腔的幽怨,


在母親的督教下,重理科舉課業,埋頭苦讀了三年


,在二十七歲那年隻身離開了故鄉山陰,


前往臨安參加“鎖廳試”。在臨安,陸游以他扎實


的經學功底和才氣橫溢的文思博得了考官陸阜的賞


識,被薦為魁首。同科應試獲取第二名的恰好是當


朝宰相秦檜的孫子秦塤。秦檜深感臉上無光,


於是在第二年春天的禮部會試時,硬是藉故將陸游


的試卷剔除。使得陸游的仕途在一開始就遭受了風


雨。



 

禮部會試失利,陸游回到家鄉,家鄉風景依舊,


人面已新。睹物思人,心中倍感淒涼。


為了排遣愁緒,陸游時時獨自倘祥在青山綠水之中


,或者閑坐野寺探幽訪古;或者出入酒肆把酒吟詩


;或者浪跡街市狂歌高哭。就這樣過著悠遊放蕩的


生活。在一個繁花競妍的春日晌午,陸游隨意漫步


到禹跡寺的沈園。沈園是一個佈局典雅的園林花園


,園內花木扶疏,石山聳翠,曲徑通幽,


是當地人遊春賞花的一個好去處。在園林深處的幽


徑上迎面款步走來一位綿衣女子,低首信步的陸游


猛一抬頭,竟是闊別數年的前妻唐婉。


在那一刹間,時光與目光都凝固了,


兩人的目光膠著在一起,都感覺得恍惚迷茫,


不知是夢是真,眼簾中飽含的


不知是情、是怨、是思、是憐。


此時的唐婉,已由家人作主嫁給了同郡士人趙士程


,趙家系皇家後裔、門庭顯赫,趙士程是個寬厚重


情的讀書人,他對曾經遭受情感挫折的唐婉,


表現出誠摯的同情與諒解。使唐婉飽受到創傷的心


靈已漸漸平復,並且開始萌生新的感情苗芽。


 


這時與陸游的不期而遇,無疑將唐婉已經封閉的心


靈重新打開,裏面積蓄已久的舊日柔情、千般委屈


一下子奔泄出來,柔弱的唐婉對這種感覺幾乎無力


承受。而陸游,幾年來雖然借苦讀和詩酒強抑著對


唐婉的思念,但在這一刻,那埋在內心深處的舊日


情思不由得湧出。四目相對,千般心事、萬般情懷


,卻不知從何說起。這次唐婉是與夫君趙士程相偕


游賞沈園的,那邊趙士程正等她進食。


在好一陣恍惚之後,已為他人之妻的唐婉終於提起


沉重的腳步,留下深深的一瞥之後走遠了,


只留下了陸游在花叢中怔怔發呆。




和風襲來,吹醒了沉在舊夢中的陸游,


他不由地循著唐婉的身影追尋而去,


來到池塘邊柳叢下,遙見唐婉與趙士程正在池中水


榭上進食。隱隱看見唐婉低首蹙眉,


有心無心地伸出玉手紅袖,與趙士程淺斟慢飲。


這一似曾相識的場景,看得陸游的心都碎了。


昨日情夢,今日癡怨盡繞心頭,感慨萬端,


於是提筆在粉壁上題了一闕“釵頭鳳”,


這就是開頭所提到的第一首詞。


 


隨後,秦檜病死。朝中重新召用陸游,


陸游奉命出任寧德縣立簿,遠遠離開了故鄉山陰。


第二年春天,抱著一種莫名的憧憬,


唐婉再一次來到沈園,徘徊在曲徑回廊之間,


忽然瞥見陸游的題詞。


唐婉孤零零地站在那裡,將這首《 釵頭鳳 》詞


從頭至尾反覆看了幾遍,


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便失聲痛哭起來。


唐婉不久便鬱悶成病而死。


陸游得知唐婉的死訊,痛不欲生。


 


 


唐婉是一個極重情誼的女子,與陸游的愛情本是十


分完美的結合,卻毀於世俗的風雨中。


趙士程雖然重新給了她感情的撫慰,


但畢竟曾經滄海難為水。與陸游那份刻骨銘心的情


緣始終留在她情感世界的最深處。


自從看到了陸游的題詞,她的心就再難以平靜。


追憶似水的往昔、嘆惜無奈的世事,感情的烈火煎


熬著她,使她日臻憔悴,悒郁成疾,在秋意蕭瑟的


時節化作一片落葉悄悄隨風逝去。


只留下一闕多情的《釵頭鳳》,


令後人為之唏噓歎息。



此時的陸游,仕途正春風得意。


他的文才頗受新登基的宋孝宗的稱賞,


被賜進士出身。以後仕途通暢,一直做到寶華閣侍


制。這期間,他除了盡心為政外,也寫下了大量反


映憂國憂民思想的詩詞。


到七十五歲時,他上書告老,蒙賜金紫綬還鄉了。


陸游浪跡天涯數十年,企圖借此忘卻他與唐婉的淒


婉往事,然而離家越遠,唐婉的影子就越縈繞在他


的心頭。此番倦游歸來,唐婉早已香消玉殞,


自己也已至垂暮之年,然而對舊事、


對沈園依然懷著深切的眷戀。


 


.............若看倌不覺的太長的話,讀完下面的見解.......


就更了解~詞意的表達....


 


全首詞記述了詞人與唐氏的這次相遇,


表達了他們眷戀之深和相思之切,


也抒發了詞人怨恨愁苦而又難以言狀的悽楚心情。


詞首追憶往昔美滿的愛情生活,


感歎被迫離異的痛苦。


 


開頭三句為上片的第一層,


回憶往昔與唐氏偕遊沈園時的美好情景 :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


雖說是回憶,但因為是填詞,而不是寫散文或回憶


錄之類,不可能把整個場面全部寫下來,


所以只選取一個場面來寫,而這個場面,


又只選取了一兩個最富有代表性


和特徵性的情事細節來寫。


 


“ 紅酥手”,寫出了唐氏為詞人殷勤把盞時的美麗


姿態。然而,更重要的是,它具體而形象地表現出


這對恩愛夫妻之間的柔情蜜意,


以及他們婚後生活的美滿與幸福。


第三句又為這幅春園夫妻把酒圖,


勾勒出一個廣闊而深遠的背景,


點明了他們是在共賞春色。


而唐氏手臂的紅潤,酒的黃澄,以及柳色的碧綠,


又使這幅圖畫,增添了明麗而又和諧的色彩感。


“東風惡”這句為第二層。寫詞人被迫與唐氏離異


後的痛苦心情。上一層寫春景春情,無限美好,


到這裡突然一轉,激憤的感情如潮水般,一下子衝


破詞人心靈的閘門,無可遏止地渲泄下來 。


 


“東風惡”三字,一語雙關,含蘊很豐富,


是全詞的關鍵所在,也是造成詞人愛情悲劇的癥結


所在。本來,東風可以使大地復蘇,給萬物帶來勃


勃的生機,但是,當它狂吹亂掃的時候,


也會破壞春容美態。下片所敘“桃花落,閑池閣


”,就正是它狂吹亂掃所帶來的嚴重後果 ,


因此說它“ 惡”。然而,它主要是一種比喻,


造成詞人愛情悲劇的“惡”勢力 。


至於陸母是否也包含在內,答案應該是不能否認的


,只是由於不便明言,而又不能不言,才不得不以


這種含蓄的表達方式出之。


 


下面一連三句,又進一步把詞人怨恨“東風”的心


理抒寫了出來,並補足一個“惡”字:


“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


美滿姻緣被迫拆散,恩愛夫妻被迫分離,


使他們兩人在感情上遭受巨大的折磨和痛苦,


幾年來的離別生活,帶給他們的只是滿懷愁怨。


這不正如爛漫的春花,被無情的東風所摧殘而凋謝


飄零嗎?接下來,


“錯,錯,錯”,一連三個“錯”字,


連迸而出,感情極為沉痛。但這到底是誰錯了呢?


是對自己當初“ 不敢逆尊者意”而終“ 與婦訣”


的否定嗎?是對“尊者”的壓迫行為的否定嗎?


是對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的否定嗎 ? 詞人沒有明說,


也不便於明說,這枚千斤重的思緒,留給了我們讀


者品味。這一層雖直抒胸臆,但激憤的感情如江河


奔瀉,一氣貫注 ;但又不是一瀉無遺,其中“東風


惡”和“錯,錯,錯”幾句就很有弦外之音。


 


詞的下片,由感慨往事回到現實,進一步抒寫妻被


迫離異的巨大哀痛,也分為兩層。


起頭三句為第一層,寫沈園重逢時唐氏的表現。


“春如舊”承上片“滿城春色”句而來,


這又是此時相逢的背景。依然是從前那樣的春日,


但是,人卻今非昔比了。以前的唐氏,


肌膚是那樣的紅潤,煥發著青春的活力 ;


而如今的她,經過“東風”的無情摧殘,憔悴了,


消瘦了。“人空瘦”句,


雖說寫的只是唐氏容顏方面的變化,但分明表現出


“幾年離索”給她帶來的巨大痛苦。


像詞人一樣,她也為“一懷愁緒”折磨著;


如詞人一樣,她也是舊情不斷,相思不捨啊!


不然,怎麼會消瘦呢?


寫容顏形貌的變化來表現內心世界的變化,


原是文學作品中的一種很常用的手法,


但是瘦則瘦矣,何故又在其間加一個“空”字呢


?“ 使君自有婦 ,羅敷亦有夫 。”


(《古詩·陌上桑 》)從婚姻關係說,兩人早已各不


相干了,事已至此,不是白白為相思而折磨自己嗎


?著此一字,就把詞人那種憐惜之情、撫慰之意、


痛傷之感等等,全都表現了出來了。


“ 淚痕”句.通過刻畫唐氏的表情動作,


進一步表現出此次相逢時她的心情狀態。


舊園重逢,念及往事,她能不哭、能不淚流滿面嗎


?但詞人沒直接寫淚流滿面,而是用了白描的手法


,寫她“淚痕紅浥鮫綃透”,顯得更委婉,


更沉著,也更形像,更感人。而一個“透”字,


不僅見其流淚之多,亦見其傷心之甚。


上片第二層寫詞人自己,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


這裡寫唐氏時,卻改變了手法,只寫了她容顏體態


的變化和她痛苦的心情,由於這一層所寫的,


都是詞人眼中看出的,所以又具有了


“一時雙情俱至”的藝術效果。


可見詞人,不僅深於情,而且深於言。


 


詞的最後幾句,是下片的第二層,寫詞人與唐氏相


遇以後的痛苦心情 。


“桃花落”兩句與上片的“東風惡”句前後照應,


又突出寫景雖是寫景,但同時也隱含出人事。


不是麼?桃花凋謝,園林冷落,這只是物事的變化


,而人事的變化卻更甚於物事的變化。


像桃花一樣美麗姣好的唐氏,不是也被無情的


“東風”摧殘折磨得憔悴消瘦了麼?


詞人自己的心境,不也像“閑池閣”一樣淒寂冷落


麼?一筆而兼有二意,很巧妙,也很自然 。


下面又轉入直接賦情: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這兩句雖只寥寥八字 ,


卻很能表現出詞人自己內心的痛苦之情 。


雖說自己情如山石,癡心不改,但是,這樣一片赤


誠的心意,又如何表達呢?


明明在愛,卻又不能去愛;


明明不能去愛,卻又割不斷這愛縷情絲。


那間,有愛,有恨,有痛,有怨,再加上,


看到唐氏的憔悴容顏和悲戚情狀,所產生的憐惜之


情、撫慰之意,真是百感交集,如萬箭穿心般,


一種難以名狀的悲哀,再一次沖胸破喉而出:


“莫,莫,莫!”事已至此,再也無可補救、


無法挽回了,萬千感慨,還想它做什麼,


說它做什麼呢?於是快刀斬亂麻:


罷了,罷了,罷了!


明明言猶未盡,意猶未了,情猶未終,


卻偏偏這麼不了了之,而在極其沉痛的喟歎聲中,


全詞也就由此結束了。


 


這首詞,始終圍繞著沈園這一特定的空間,


來安排自己的筆墨。上片由追昔到撫今,


而以“東風惡”轉折,回轉到現實,


以“春如舊”與上片“滿城春色”句相呼應,


以“桃花落,閑池閣”與上片“東風惡”句相照應


,把同一空間不同時間的情事和場景歷歷如繪地疊


映出來。全詞多用對比的手法,如上片,


越是把往昔夫妻共同生活時的美好情景寫得逼切如


現,就越使得他們被迫離異後的悽楚心境深切可感


,也就越顯出“東風”的無情,從而形成感情的強


烈對比。再如上片寫“紅酥手”,下片寫


“人空瘦”,在形像鮮明的對比中,充分地表現出


“幾年離索”給唐氏.帶來的巨大精神折磨和痛苦 。


全詞節奏急促 ,聲.情淒緊,再加上“錯,錯,


錯”和“莫,莫,莫”先後兩次感歎,盪氣迴腸,


大有慟不忍言、慟不能言的情致。


總而言之,這首詞達到了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統一,


是一首別開生面、催人淚下的作品。


(網上摘錄文章~僅供參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ㄚ達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