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醫不知經絡﹐開口動手便錯
* 經絡 14經脈, 經外奇脈, 阿是穴 14經. <<參考
* 12經絡과 특정穴
| 五 輸 穴 | 原穴 | 絡穴 | 隙穴 | 背兪穴 | 募穴 | ||||
井(木/金) | 滎(火/水) | 兪(土/木) | 經(金/火) | 合(水/土) | ||||||
手太陰肺 | 少商 | 魚際 | 太淵 | 經渠 | 尺澤 | 太淵 | 列缺 | 孔最 | * | 中府 |
手陽明大腸 | 商陽 | 二間 | 三間 | 陽谿 | 曲池 | 合谷 | 偏歷 | 溫溜 | * | * |
足陽明胃 | 여兌 | 內庭 | 陷谷 | 解谿 | 足三里 | 衝陽 | 豊隆 | 梁丘 | * | 天樞 |
足太陰脾 | 隱白 | 大都 | 太白 | 商丘 | 陰陵泉 | 太白 | 公孫 | 地機 | * | 章門 |
手少陰心 | 少衝 | 少府 | 神門 | 靈道 | 少海 | 神門 | 通里 | 陰隙 | * | ? |
手太陽小腸 | 少澤 | 前谷 | 後谿 | 陽谷 | 小海 | 腕骨 | 支正 | 養老 | * | * |
足太陽膀胱 | 至陰 | 足通谷 | 束骨 | 崑崙 | 委中 | 京骨 | 飛揚 | 金門 | 肺兪외10 |
|
足少陰腎 | 湧泉 | 然谷 | 太谿 | 復溜 | 陰谷 | 太谿 | 大鐘 | 水泉 |
| 京門 |
手厥陰心包 | 中衝 | 勞宮 | 大陵 | 間使 | 曲澤 | 大陵 | 內關 | 隙門 |
|
|
手少陽三焦 | 關衝 | 液門 | 中渚 | 支溝 | 天井 | 陽池 | 外關 | 會宗 |
|
|
足少陽膽 | 足竅陰 | 俠谿 | 足臨泣 | 陽輔 | 陽陵泉 | 丘墟 | 光明 | 外丘 |
| 日月 |
足厥陰肝 | 大敦 | 行間 | 太衝 | 中封 | 曲泉 | 太衝 | 여溝 | 中都 |
| 期門 |
○人體氣血運行的通道﹐經脈與絡脈的總稱﹐起到溝通內外﹑
貫穿上下﹑聯繫左右前後﹐網絡周身的作用。
將外在筋﹑脈﹑肌﹑皮﹑五官﹑九竅與
內在的五臟六腑等聯成統一的有機整體。
凡人體內行於深層上縱行較大的主幹脈為經脈﹐
行於淺層橫行較小的分支脈為絡脈。
經絡系統 經脈又名正經﹐包括十二經脈﹑十二經別和奇經八脈。
絡脈又名別絡﹐包括較大一些的十五絡脈及
其分出的網絡周身各部的細小絡脈﹐名為孫絡﹔
浮現於體表的細小分支﹐名為浮絡。
根據十二經脈氣血流注所分布的部位﹐
將全身筋肉分成十二群﹐名為十二經筋﹔
將全身皮膚劃分為十二分區﹐名為十二皮部。
這樣則由經脈﹑絡脈﹑經筋﹑皮部組成了人體的經絡系統。
經絡概念的形成與中華民族的祖先所創立的獨特的醫療方法密切
相關。
針灸﹑按摩等療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遠古的石器時代。
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這些療法經過無計其數的反覆﹐
使得先人們逐漸對人體有所認識。
在刺傷皮膚時常有紅色液體流出﹐於是便產生了“血”的概念。
血在人體內流通的管道﹐稱之為“脈”。
在針刺﹑艾灸﹑導引按蹺等療法作用下﹐
人體內經常出現感覺傳導現象。
這種現象忽隱忽現﹐若有若無﹐飄移不定﹐善行多變﹐
類似雲氣﹐有影無形﹐故將“氣”的概念引申進來﹐
用以描述感覺傳導﹐稱為“氣行”。
這種氣行的線路亦被稱為脈。
因為血與氣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氣為血帥﹐血為氣母”﹐
故此﹐脈則為氣血之通道。
在醫療實踐中大量的脈被發現後﹐逐漸產生了脈的分類﹐
出現了經脈﹑絡脈等名稱。
經絡系統是人體的重要組織結構。
它溝通內外﹐外在經絡系統受病能夠定向地傳變於相關的臟腑中
去﹔內在臟腑受病必然定向地反映於相關的經絡上來。
臟腑是生化氣血之源﹐經絡為運行氣血之道﹐
二者是統一的整體﹐不可分割。
《素問‧調經論》稱:“五臟之道﹐皆出於經隧(經絡)﹐
以行血氣。
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是故守經隧焉。
”所以經絡能夠“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
(《靈樞‧經脈》)。
經絡學說 專門研究人體經絡系統的組成﹑循行分布及其生理功能
﹑病理變化以及指導臨床各科治療的中醫學理論。
它是中國傳統醫學基礎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尤其針灸﹑推拿療法直接作用於經絡系統上﹐
故經絡學說成為針灸及推拿的理論核心。
中醫臨床治病明辨病變之臟腑經絡﹐把握疾病的傳變﹐
以及中藥方劑的歸經理論等﹐都是以經絡學說為基礎的。
《靈樞‧經別》稱:“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
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學之所以始﹐工之所止也。
粗之所易﹐上之所難。”
宋代竇材說:“學醫不知經絡﹐開口動手便錯。
”(《扁鵲心書》)
從現有文獻資料看﹐最早記載經絡學說的專著﹐
當推1973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經脈》篇。
根據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的考證﹐該篇大約抄錄於秦漢之際﹐
分作兩卷﹐皆記載了古代十一條經脈的命名﹑循行分布﹑
病候及灸治等內容﹐
由於命名的不同﹐整理小組將兩卷暫定名為
《足臂十一脈灸經》和《陰陽十一脈灸經》﹐
現載於《五十二病方》1978年版。
到《內經》成書時代﹐傳統醫學的各項基礎理論逐漸形成﹐
經絡學說也已發展到比較成熟的階段。
該書的《靈樞》載有《經脈》﹑《經別》﹑《經筋》﹑
《經水》等專篇﹔《素問》載有《經絡論》﹑《皮部論》﹑
《經脈別論》等專篇。
不但使十一條經脈發展為十二條經脈﹐對各脈的命名﹑
循行分布﹑病候及治療內容均有修改和補充﹐並已和臟腑有了屬
絡關係﹐形成陰陽相貫﹑如環無端的流注過程。
還載述了由十二經脈分出的十二經別﹑
十五絡脈及散見於各篇的奇經八脈﹐
並把十二經筋及十二皮部納入了經絡系統之中。
除此之外﹐《內經》中的大部分篇章載有經絡的內容﹐
成為經絡學說之經典。
漢代《難經》對有關經絡的八十一項疑難問題進行了較為詳細的
解釋﹐補充和發展了《內經》的經絡理論與實踐內容﹐
並且首次提出了“奇經八脈”﹐成為與《內經》齊名的經典。
漢代《傷寒論》﹐按外感熱病由表及裡循經絡系統而傳變的過程
﹐總結了湯液及針灸治療的規律﹐從而創立了六經辨證論治體系
。
晉代的《脈經》﹐是經絡理論在診斷學中的發展﹐
成為傳統醫學診斷學的最早專著。
同時代的《針灸甲乙經》是集晉以前針灸學術發展之大成﹐
將《靈樞》(《針灸甲乙經》序稱作《針經》)﹑《素問》
九卷及已佚的《明堂孔穴針灸治要》三部書匯集一起﹐
重新編目整理而成書的。
該書是經絡理論指導針灸臨床實踐發展到較為成熟階段的代表作
。
經脈的睮穴數目已由《內經》所載的160多個發展到349個﹐
並詳細載述了各個睮穴的位置﹑主治及刺法灸法﹐
尤其對各科疾病的針灸治療皆處以配方。
該書約於7世紀流傳到國外﹐為國際針灸學術之發展做出了
巨大貢獻﹐所以至今仍為針灸學的經典著作。
唐代《千金要方》的序言中提到當時已有經絡彩圖問世﹐
可惜已亡佚。
宋代王惟一奉皇帝詔書重新考訂了經脈與睮穴﹐
編著成《銅人睮穴針灸圖經》﹐並鑄成了兩具銅人(見針灸銅人)
﹐力求使經脈睮穴達到統一化﹑規範化﹐
對經絡學之發展做出了一定貢獻。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