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懷瑾~觀音法門-1 》
2012.01.08
~ 有點長但值得一讀ㄛ ~
觀音法門(略講)
南懷瑾先生講
這一次禪修,本來是十方叢林書院同學們自動發心
的寒假靜修,社會一般人士要求參加,
也不准隨便進出,一切應遵守禪堂規定。
“大磬”打三聲,集體進入禪堂,
在自己的位置坐好;再敲“木魚”三聲以後止靜。
“引磬”三聲下坐。
真正打坐入定的人,叫不醒他,
身體柔軟像棉花一樣,動搖他身體會受傷害,
所以打坐出定要用引磬。
你們到此地來,身心放下,初步練習“靜坐”,
不可說是來學“禪宗”。
現在時代變化太大,禪宗幾已不絕如縷,
所以這個觀念千萬不可混淆。
至於如何是靜坐的姿勢?我先請明光法師向諸位
報告七支坐法後,再來補充說明。
必需先把姿勢坐準確了,兩足的氣脈就容易打通。
佛門“三皈依”,念“皈依佛,兩足尊”。
在教理上說,佛智慧具足,福德具足,故稱兩足尊
,看來只是理念上的事。其實,
這兩足氣機的流暢,和得身通確實有極大的關係。
一般靜坐的人,兩腿一盤就發生
酸、麻、癢、脹、痛、冷、熱等等身體內在的感受
,都是毛病。金剛經上說:
“降伏其心”。其實“降伏其腿”也不易。
假使有人雙跏趺坐能夠坐上六小時不動,
能不能算是腿氣脈打通?
不能。為什麼原因?慢慢再與諸位講解。
其次諸如生理上的種種病苦障礙,如何過關?
與心理上第六意識如何起修?
而得證戒定慧的道果,這是我這一次寒假靜修
要求同學用功的方向。
初學靜坐,如何達到靜?大家不要特別求一個靜,
姿勢坐好,六根不用,眼睛不外視,耳朵聽到外界
種種音聲,雖然非常吵鬧,但六根意識不動,
與你如同兩個世界,毫不相干,鬧市就同山林一樣
,內心自然就靜了,何必再去求一個靜的境界?
當然,自己覺得心理的思想妄念來去不停,這
是個問題。大家不要忘記了一切學問修持
都從靜中來,人性本來是靜,動是後天的染汙,
從古至今,從生至死,始終是靜,
思想來去你不要理它,也不要歡迎它,不迎不拒,
自然“隨它落地自成灰。”你越想去注意思想,
反而激蕩內心的思想,發而成為外在的語言聲音
,從身心深入體會參透這些道理,
慢慢就會進入觀世音入道之門。
一上座你不要管自己的妄想,比如街上的車水馬龍
,我晝夜在此境界中,我把它當成什麼聲音呢?
當成海潮音。普門品上說:
“梵音海潮音”。觀世音菩薩道場,
在浙江普陀山。那海水的浪潮,比現在還要吵;
風濤浪起,如同風吹高樓呼呼作響,
各種聲音都有。但是,你只是聽到而不干擾,
不是聽不見聲音。聽不見不就如同死人一樣?
也不是用意去聽它,本來現成,不要另外去聽。
聲音來了是動相,
聲音去了是靜相,
動靜二相只是相對的現象。
能聽的作用,它不在動相與靜相之間,
動來也留不住,靜來也無所住,
能知道動,能知道靜,當體即空,
一念不生,自然就對了,非常簡單。
所以,楞嚴經二十五位菩薩報告自己修持的心得,
觀音菩薩作總結論說:
“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
認為娑婆世界眾生修觀世音耳根圓通法門最好。
所謂“圓通”,就是利用耳根聽聲音來修證。
因聲音前後、左右、上下、內外、
十方無障礙,能夠清淨圓滿通達進入道的境界。
希望在座男女老幼共同走觀音念佛的法門,
不管行住坐臥之間,一心不亂的念去。
念念之間與觀世音菩薩根根相連,
自然親證觀音菩薩
“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到達入流亡所的境界。
說到觀音法門,插進一段有趣的事。
一般說來,每個宗教,從古至今多半重男輕女,
釋迦牟尼也不例外。儘管提倡人性平等,
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還是重男輕女。
何以重男輕女?可從生理上心理上行為上
找出原因來,暫時不去討論它。
我常說一件有趣的事,中國道家推崇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最後還是崇拜他的母親瑤池聖母;
天主教供奉聖母瑪利亞;
而佛教中觀世音菩薩普遍被崇信。
幾乎所有
宗教最後還是以母教為依歸,其理由安在?
可以說,每一個宗教都是以“母愛”
為人類仁慈博愛的具體表現,
非常尊重女性道德典型。
從人類文化思想上看,觀音菩薩,
在釋迦牟尼佛之前早就存在,尤其在東方
普遍的被流傳崇拜。他比釋迦牟尼發早先成佛,
叫正法明如來,本身也是男性。
因為同情女性的痛苦比男性大,所以在東方經常
以女性來示現,輔助釋迦牟尼的教化。
尤其是中國,白衣觀音非常流行,
與天主教聖母瑪利亞有時幾乎不可分,
像佛教中咒語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 ,
早在婆羅門教(印度教)已有流傳,
而且佛教密宗的修法,修法時多半是畫十字的,
如護身手印,先印額,再印左肩,印右肩,印胸,
印喉,如同畫十字一樣。
且學密宗的人,必須先經過灌頂,就大似西方所講
的洗禮。現在更可以證明,在南非共和國,
以及印地安人,早就發現流傳著六字大明咒,
可是很難考證到究竟起於何時。
因此我們可以得一結論:不問形而上道,
就形而下講,上一個冰河時期,人類文化已經統一
,可是當精神文明達到最高處時,這個世界就毀滅
了,又形成第二個世界,與我們人生一樣的悲哀。
我們生命的最高成就,多半中年就完成了,
老年不過是停滯在中少年的理想,使之變成事實。
世間出世間的事業都是如此,
每一代每一代累計經驗加上去,始終停止在
中少年階段。人智慧最成熟的時候,
是五六十歲到七十歲之間,可是智慧成熟了,
就像蘋果掉下地來一樣,一代一代永遠掉下去。
所以,我說人類的歷史文化,永遠只有二三十歲。
我們認為東西方文化長達幾千年,
頗有自抬身價之嫌,這是人類文化一大諷刺,
非常可悲。
在佛教地區中,西藏號稱佛國。
當年在西藏,有的區域,到了晚上只聽到金剛念誦
的聲音,夜闌人靜,家家烤著火,都在念誦此咒。
念誦的方法,唇齒不動,舌頭微彈,念:
唵是頭部音,阿是胸部音,吽 是丹田音,
音聲拉長,一口氣稱念。
如我們頭痛感冒只念唵音,可以出汗治頭痛;
念阿音治胸腔病,念吽音治腸胃病。
我現在告訴大家這個咒語流行全世界。
但中國還流行大悲咒。很多人持大悲咒,
與人治病,非常靈效,有人問起大悲咒原來的梵音
,如果真正研究梵文,今天全世界所誦的梵音恐怕
沒有一個人絕對準確,都是根據十七世紀以後的
梵文,因此我們暫且不要管發音如何,
只要真誠念下去就對了!
再說觀世音菩薩與觀自在菩薩這二個名號,
它所代表的意義是一還是二?
可以說是一,也可以說是二。觀自在菩薩有時
又化身為大梵天的天主,也穿白衣,
他庇蔭一大千世界。佛教講三千大千世界,
這個問題研究起來很深、也很多。
先簡單講這二尊佛號所代表的修法。
觀世音菩薩是用耳根圓通修法,
而觀自在菩薩是用眼睛修色界大光明定。
人體內部本來有光,宇宙本來是光,
光與音聲充滿這個宇宙,甚至於到太空。
太空裏有個黑洞,黑也是光啊!
黑色黑光,白色白光,學過科學都應知道。
黑光、白光、紅光等等,都是光,光波一樣,
只是分子排列不同而已。
等於金剛鑽與煤炭成分都是碳,只是原子排列
構造不同,普通碳原子排列是不定形,
而金剛鑽之碳原子排列成結晶形的八面體構造,
在高壓下方能形成金剛鑽。所以,金剛鑽融化了,
其實與煤炭成分一樣。由此得知暗光與亮光,
只是光度不同而已。
觀自在菩薩是修光,用眼睛起修配合意識;
觀世音菩薩是用耳朵起修配合音聲。
這兩個法門,我想你們修半天就可以見大效,
自然心領神會,身體也得祛病延年,受用不盡。
但是,有一點必需先吩咐大家,修這兩種法門,
可以發起相似的神通,很快可以聽到世間以外的
音聲,甚至可以預先知道要發生的事,
你自然會有前知。
但如果執著向這一面走,也很可能會走入魔道了。
因你福德善行,功德智慧不夠,走向神通的路線,
道業容易耽誤。其實既沒有佛亦沒有魔,
只是怕自己玩弄神通,誘惑眾生,怪力亂神,
以神通自滿而妨礙菩提大道。
如果把菩提大道比喻作一百層樓,
玩弄神通可說只到第二層樓,再也上不去。
這句話我先申明在先,希望男女老幼,
尤其是老一輩的道友們都要注意,
必須走漸修的路線才有成就。
老一輩的朋友們,又有道德,又有學問,
那麼多年來,我只看到你們垂垂老矣!衰病不堪,
大概是修烏漆菩薩法門,一臉烏相。
先不講有道無道,對生理效果應先見效。
佛法是非常科學的實證,因此,大家應各走各
的路,個人選定一門深入,至死不變。
有人修念佛三昧,那還是依此修,
有人持大悲咒習慣還是持大悲咒,
有人念六字大明咒達到一心不亂,
則還是念六字大明咒;或修六妙門、白骨觀,
種種法門都可以,但是,大家不要變來變去。
有人如果有其他信仰禱告,一樣的可以各走各的路
線,選定一門。或者有人說:
“我什麼法門都用不上路”,那你就用觀世音法。
我現在講話的聲音與外面車水馬龍的聲音,
大家都聽到了,但不要注意聽它;
現在鞭炮聲也聽到了。鞭炮放過就清淨了,
本來清淨的。這是最粗淺的觀音法門,
馬上可以體會。不管是念佛也好,走任何修行法門
,慢慢寧靜回轉來可以聽到自己身體內部的聲音,
不需做任何功夫。
身體內部本來是有聲音的,為什麼大家聽不見?
如果從事科學研究,人體血液的流動,
心臟的跳動,身體內部音聲的震動,
卻比一顆原子彈爆炸的聲音還大。老子說:
“大音希聲”。宇宙運行的聲音很大,
可是人們自己習慣了,反而聽不見。
銀河系統聲音最大,我們人類也聽不見。
連我們身體內部的音聲也是一樣聽不見。
什麼時候你才聽見呢?當人睡下去靠在枕頭上,
還沒有睡著以前,你用手把兩耳朦起來,
像包餃子把耳朵合攏起來,
此時就聽到心臟血液流動聲音很大。
搭乘飛機時的噪音或在戰場上炮彈爆炸的巨聲,
拿手朦起耳朵,同樣比較容易與外界音聲隔離;
那時,內在音聲就很大。但是,
修持觀音法門的人,在靜態之時,
可以聽到自己內在的音聲;即使在最熱鬧的地方,
還是可以聽到自己內在的音聲。修持到此地步,
身體上的轉化,可以到達相當的情況。
慢慢聽自己內部的音聲靜下去,血液流動、
心臟跳動的音聲都靜下去,靜到什麼程度呢?
連身體內部的音聲都清淨了,那時會出現一種
非常奇妙的音聲。順便告訴你們,當年我在四川
峨眉山頂上閉關時候的經驗。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在峨眉山頂上,
冰天雪地中,夜裏起來靜坐,萬籟俱寂,飛鳥亦無
,清淨境界,如身遊太虛中,安心自在,
就像神仙境界一般非常舒適。而且常聽到虛空中
天樂之音,非常美妙。因而想到莊子所謂
“天籟之音”。
莊子形容冷冷然、清雅悠美渾厚的音聲,
那真是聞所未聞的天音。依我的經驗,現在雖在吵
鬧的都市中,心靈一靜,天籟的梵音仍然可以聽到
,與嘈雜的音聲毫不相礙。所以懇切希望諸位
依此修觀世音法門,一定會有所成就。
現在引用楞嚴經觀音圓通法門這一段經文,
再加以說明。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
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恒河沙劫,
于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
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
入三摩地。初于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
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
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
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
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
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
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二十五位菩薩,一一起來報告心得,現在輪到
觀世音菩薩起立自述。先向佛頂禮,
然後向佛報告說:“我現在回想過去無量數劫以
前,那時有一位觀世音佛出現世間,我就在佛前發
起求證自性正覺的菩提心。觀世音佛就教我;
從聞、思、修(聞聲、思惟、修證)三個階段去
修持,證入如來的正定三昧,(三昧就是三摩地
音聲縮短的翻譯)。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他說:我一上坐,耳根清淨自然聽到外界一切
音聲,乃至呼吸的聲音,對於這些音聲不討厭它,
也不用心去聽它,第六意識不起分別,慢慢靜下來
,自然聽到自己內在生理血液迴圈流動的音聲,
再靜下來,忘記了所聽的聲音,
就入與能聞的自性之流,忘去所聞的聲音之相。
“入流亡所”,
忘掉所聽的音聲,乃至於念佛的音聲都沒有了,
內在的聲音也沒有了,外面的聲音也沒有,
完全清淨到極點,再由這了無所聞的寂滅中進修,
有聲與無聲動靜兩種境象,都了然無礙,
卻一念不生。
我們耳朵聽到有聲音是動相,注意聽到
“沒有聽到的”叫做靜相,
動相與靜相都是生滅相對法,道
不在動相與靜相上,所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聲音來聽見動相,聲音沒有了聽到靜相;
有時當我們很靜的時候,忽然又來聲音,
馬上又聽到動相,動靜只是現象的不同。
我們能聽動相與能聽靜相的,不在聲音本身,
更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無所不在,
而心理卻明明白白,沒有動過。
動來知道動,靜來知道靜,
能知道動與靜這個沒有動過,
生而不生,用而不用。
如此再加以精進,能聞與所聞的作用功能,
都渙然冰釋淨盡!能聽聲音的本題功能,
以及所聞聲音的作用,
不管動與靜,都渙然釋然,“盡聞不住”,
你甚至於覺得超越跳出宇宙觀念的範圍,如此,
再進一步就可以徹底明心見性,
與形而上的道體渾合為一。
“覺所覺空,空覺極圓;
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我們聽聲音後面還有能感覺到自己在聽的,
那個覺性與所覺的聲音,能覺與所覺都空掉了,
空的境界與自己大徹大悟的境界都沒有了,
能所雙亡,盡聞無相的境界也無所住,
空與覺性就渾然一體,至極於圓明之境。
“空所空滅”,能空與所空的現象也沒有;
“生滅寂滅”,自然就滅盡生滅的作用;
於是絕對真空的寂滅自性就當下現前。
空去能生能滅的,達到渾然一體圓明道體,
所以到此時,呼吸也停了。
(呼吸法是練氣修脈的方法,它本身是生滅法。
凡是生滅法都是現象,不是道體。
在此告訴你們一個重要道理,我們念頭思想先動,
還是呼吸氣先動?念頭動了氣就動了。
一個人如果念頭完全不動,呼吸自然停止;
呼吸停止的時候,身體本能也就完全充電貫滿。
所以練氣功修九節佛風種種呼吸往來的修法
是很笨的事,不能完全充電;真正充電的時候,
念頭完全不動,不呼也不吸,就充電了。)
那麼,你把握觀音法門,慢慢向內聽聲音,
達到一念不生,身體氣脈自然起變化,
定力也增加了。因念頭完全靜止,呼吸不往不來,
自然腿就容易打通。
坐著舒服極了,不想下座,動也不想動了,
坐上七天七夜又有何困難?
到此時,形而上的道體自然完全呈現了,
突然超越世間出世間所有的境界。
十方世界立即洞徹圓明,
(十方代表整個空虛宇宙)豈止是天人合一,
完全圓滿清淨一體了。
這時,獲得兩種特殊勝妙的功能:
上合十方一切諸佛,本元自性的妙覺真心,
與過去一切所有成就的聖賢諸佛,心心相印,
同具有大慈大悲的能力;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
(天、魔、人、畜生、餓鬼、地獄),
與眾生的心慮同體。故與一切眾生同樣具有悲天
憫人的行止,不分上下。所以說,
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觀音菩薩妙難酬,
清淨莊嚴累劫修……
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
我常希望女性的道友們,尤其用功不上路,
智慧不開、福報不具足,求求最同情女性的觀世音
菩薩。男性也一樣。古代禪宗很多位祖師,
就以專心稱念“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
觀世音菩薩”而大徹大悟。
有這些先輩作榜樣,我們更應效法學習觀世音
耳根圓通的修法。佛當時教導弟子,
一般聲聞眾也都是聽佛的聲音而入道、證果。
因為東方娑婆世界眾生耳根最為靈利,
一切修法皆靠耳根而傳導,不管禪宗、淨土、
密宗任何法門,都離不開觀音法門。
尤其初步靜坐,必需由此入手。
佛經叫“預流向”,準備證果向此方修;
修成功了就叫“預流果”。
不由此修想成就道果,無有是處。
尤其高研班的同學們,把碩士、博士學位看得牢牢
的,這叫死人棺材。所有的學問,都是死人的古董
,抵不住生死。如果真正放下向此修去,
悟道的成就很快,那時,世間上的學問自然通徹,
甚至於不需博聞強記,念頭一提就懂了。
當然,見地、修證、行願三位一體,
沒有受過好的教育,不要撿這個便宜。
各人的根器不同,所以,禪師的教育沒有一定。
自負高慢者抑之,自卑賤下者扶之;
過與不及扶仰之間,應機而施教。
有時驅耕夫之牛,奪饑人之食;不可一概而論。
此次寒假靜修,希望你們自動自發的,
平常行住坐臥間,多向此中體會。
如何打斷妄念,啟發智慧,修證自己心理行為,
不起心動念,真正向此用心,我自然會來指導。
平常少閒聊交談,珍惜自己生命短暫光陰,
不要管自己身體上的變化。
色身的感覺,也是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師說法至此時,明光法師突然身體震動,
離座連續跳躍,身動座椅。師即以香板擊案,
赫然一拍云﹕“明光!不要隨身動!”當即寂然。
)
師示云﹕明光,不要被感覺受陰所使!
這個就是受陰境界。
色身的生死,由意識現行習氣,追逐色陰而生覺受
,到了此時,意識不隨它轉,受陰也空,
就轉不動了。
色身覺受,沒有加上意識去助伴,它如何能轉動呢
?應自了知此心量同太虛,
勿住色身內外而行就受陰,
包括身體的憂、悲、喜、苦種種感受,
苦痛快感都在其內。懂了此理,此時應即參透。
楞嚴經云﹕“虛空生汝心中,如片雲點太清裏。
”何況十方世界依空而生。
有大智慧的人,抓住這兩句話修去,何必七天?
當下就可以成功。
西方極樂世界二大菩薩,一位觀世音菩薩,
一位大勢至菩薩,都是輔助阿彌陀佛用
耳根念佛圓通的法門。觀世音梵云﹕
阿那婆婁吉低輸,從能所境智以立名;
萬象流動,個別不同;異言殊唱,俱蒙離苦。
其宏慈威神,不可思憶。於過去無量劫中,
已成佛竟,因大悲願力,為安樂眾生,
故現作菩薩。“大勢至”菩薩中譯的意義是:
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塗,得無上力,
號名大勢至。
大勢至念佛圓通法門與觀音法門相像,
有一個重點;必需注意“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回轉聽自己內心所發出念佛的聲音,
反觀內聽念佛的聲音,一字一念南無大勢至菩薩,
或南無觀世音菩薩,念念相繼,眼睛不外視,
耳聽念佛的聲音,如此一心不亂的念去,
也許有人念幾十年,念幾輩子,都不能得到淨念;
也許有人很短的時間念到淨念相繼,
馬上三際托空,前念已過,後念不來,當體一念
,如如不動。不思善不思惡,不思亦不思,
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如此定下去,這就是淨念。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一念萬年,萬年一念,
才是真正的唯心佛土。
假定中間偶然還有妄念起來,
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念到沒有雜念妄想,
截斷眾流,三際托空,正念現前。
如此定下去,慢慢轉化自己的身心氣質,
每一根神經細胞都轉細潤了,修持到受報圓淨,
自然無煩無惱,坦然解脫,達到四禪八定定境。
一道聖光要往生而去,極樂世界就到了;
甚至念頭轉了,十方世界,任意可以居留。
如此淨修,那是禪淨雙修非常穩當的法門。
永明壽禪師四料簡說:
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
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
無禪無淨土,鐵床並銅柱,
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
有禪無淨土,十人九錯路。
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
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
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此所謂禪淨雙修的道理,
就是要繫心一緣,盡在一句佛號上,晝夜驀直修去
,就到達自心淨土與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淨土。
不要動一個妄念去求,光光相接自然而來;
假定不能,在自己內心或出聲念,一口氣一口氣念
,念佛時不用嘴吸氣,而吸氣時用鼻子吸入丹田
而到全身毛孔,內心持續淨念下去,念念清淨,
自然會有消息。
假定大家正在妄念紛飛的時候,聽到我香板突
然“啪”的一聲,這一“啪”的時候,
自然有一種萬緣切斷的感受,好像一下楞住了,
與平常知覺感受二樣,有無比肅靜的感覺,
這就是逐漸進入繫心一緣的道理。
這個境界其實每一個人本來都有,
因為自己慧力不夠,認識不到,
現在幫助大家體會認識這一點,如靈貓捕鼠、
目睛不瞬,靜靜看住,不可放開,一直靜下去,
應該都可以做到淨念相繼。
從古以來,念佛法門號稱三根普被。
上根利智大乘菩薩,以及中根聲聞緣覺,
和下根一般凡夫俗子等,統統接引。
佛經八十華嚴為一切大乘菩薩必修之路,
而最後一卷記載釋迦牟尼帶領諸大菩薩,
十方諸佛歸向淨土,亦叫毗盧性海,華嚴淨海。
此所謂“淨”,是不垢不淨之淨。
不是世俗所講淨垢之淨,也就是一切佛成就的淨土
。我們瞭解禪淨雙修的重要,
待續....
現在再告訴大家楞嚴經中大勢至菩薩報告他自己
修持用功的方法,摘錄楞嚴經此段經文,
大家要特別注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