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 三清宮


《 金剛經說什麼-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貪分















2011.07.013


 


金剛經說什麼-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貪分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恒河沙等世界七寶。


持用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


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何以故。須菩提。


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


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


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愛布施的菩薩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恒河沙等世界七寶。


持用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


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


 


金剛經另外有一個特點,除了教授法特殊以外,


還有個特點,就是佛善於推銷;就像西門町百貨公


司的推銷員一樣,自己在那邊吹喇巴就賣起來。


當年在上海、杭州、山東青島,經常看到賣梨膏糖


的,手裏拉個洋琴,一邊唱:小孩子吃了我的糖啊


,讀書考得好呀,老年人吃了我的糖呀,永遠長生


不老呀,女人吃了我的糖,又是青春又美麗呀……


我們看了金剛經啊,就覺得佛在賣梨膏糖,


他說不了幾句,就是這個功德怎麽樣,


那個功德又怎麽樣;等到你相信了它的功德,


他又把功德推翻了,這是佛的教授法。


 


但是我們要留意,這本經一講到重要的地方,


他就吩咐須菩提說,這個經功德怎麽大。


前面幾次就是講本經的功德,受持讀誦,


功德都非常大。到了這一段,他又告訴須菩提,


大乘菩薩們的布施,不是前面兩次所說的一般人們


的七寶布施。我們在座的人,與世界上所有的人都


是菩薩,是因地上的菩薩,等於憲法規定年滿十八


歲的國民,都具備當選任何公務的資格一樣。


一切眾生,只要具備靈性的,都是因地上的菩薩,


成就了的菩薩,叫果地上的菩薩。


 


所以大家可以大膽的承認,自己就是菩薩。以菩薩


戒來說,自殺是不準許的,連自己故意破壞自己的


身體,也是犯菩薩戒的,等於出佛身上血。


因為這個身體是菩薩身,不能隨便破壞。


由此我們了解,曾子在孝經上說,「身體發膚,


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是同樣的道理。


孔子也告誡,「君子不立於危墻之下」,


明知道是危險的墻邊,偏要拿身體去靠,


這就是不孝。拿佛法來講,也是犯菩薩戒,


因為你這個肉身不屬於你的,悟道以後,


這個肉身就是肉身菩薩;換句話說,就是菩薩


的肉身;菩薩就是得道的人,有道德的人。


 


現在說到菩薩要來布施,怎麽菩薩還要來布施呢?


其實連佛都還要布施,這一點我們特別要注意。


在佛的戒律上看到許多地方,佛帶領一般弟子修行


,學生中有眼睛看不見的,佛幫忙他做事情,


那些弟子說,你老人家怎麽還來幫忙呢?


他說我也是要培養功德,他說一個人做功德是無窮


無盡的。換句話說,做好事是不分尊卑地位的,


也沒有夠的時候。不要以為自己至高無上,


崇高偉大,好像功德圓滿了,那就算成了佛,


也已經不值錢了;這種佛我們可以把他拉下來。


 


所以佛的偉大也就在此,他永遠不斷的以身作則,


不斷的善行培養功德。一切菩薩修持善果,


修持功德,永遠都是無窮盡的。


 


譬如當年我所參學的那些前輩大師們,


尤其在西康西藏,看到的好幾位活佛,他們有很多


弟子,自己卻很辛苦出來化緣,供養弟子們。


這些弟子們在那裏很舒服,在那裏閉關的閉關,


修行的修行。有時候一個地方經常維持四十個


修行的學生。


 


我們看禪宗的語錄,牛頭融禪師沒有悟道以前,


在牛頭山入定;入定的時候,天人送食,


吃飯也不須要自己做,到時間自然有天女來送食。


又有百鳥銜花供養,當時還沒有悟道,


只是入定而已。後來悟道以後,自己就不入定了,


其實他都在定中。所以不在山上打坐,下來辦教育


,帶領了很多人修持,通常有五百人跟他學。


而他每天要走幾十裏路來回,背米,挑米,


古代交通不便,米挑來給學生們吃,給徒弟們吃。


 


所以看了這樣的精神,我們曉得真正的學佛,


要在行為上注意。一般學佛的人觀念錯誤,


認為學佛可以偷懶,可以躲避,以為在學佛,


萬事不管。這完全是錯誤的態度,不但不夠小乘,


就是基本做人的行為都算錯誤的。這是因為我們看


到金剛經上提出來,菩薩以滿恒河沙等


七寶持用布施,而談到大乘菩薩們的發心。


 


一切法無我


菩薩們用充滿恒河沙那麽多珍寶財富布施,


這個功德當然很大,而他自己本來已經是菩薩了,


還要去做功德。假使有一個人所做的比這個菩薩所


做的功德還要大,那是什麽呢?


「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


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


一個真正果位的菩薩,知道做到,一切法本身無我


,這是由般若經講唯識「一切法無自性」而來的,


這一點需特別注意。尤其一般青年同學們研究


法相,聽過唯識的,特別注意。


 


後代講唯識學常有一個很大的錯誤,就是把唯識學


的一切法無自性的「性」字,


同禪宗明心見性的「性」,當作是一回事,


把觀念拉在一起。這可以說是毀謗,


也可以說是愚蠢無知。


這些人由於對見「性」一字的誤解,因而大罵華嚴


宗,天臺宗,禪宗等性宗的理論,認為明心見性可


以成佛屬於外道,算是真常唯心論,認為是有個


東西;佛法本來講空,怎麽有個東西呢?


 


我們先要知道,佛經常有心與性兩個字,


是要特別小心注意的。譬如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


,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個「心」字是


借用的,是講我們


意識思想活動的第六意識的這個心,


也是心理作用這個心


 


有時候講的心純屬一個代號,代表了本體,


實相般若那個境界。形而上那個體,有時用心來做


代號,有時用性做代號。這是因為過去我們翻譯的


工具上,遭遇用字困難的問題,必須要了解。


而唯識所講的一切法無自性,是指一切世間出世間


事物及一切的理,它單獨的本身,沒有永遠存在


的性能,也沒有單獨存在永遠不變的一個性質。


 


譬如我們剛才講天氣很悶熱,過一會下雨了。


但是每一滴雨無自性,雨下來,碰到土地就流失了


。千千萬萬點雨下到大海,下到大地,


凝結起來又返本還原,所以它無單獨存在的自性。


那麽你說,雨沒有單獨存在的自性,


最後歸到一個水性對不對?也錯了。


因為地、水、火、風也是一切法無自性,


非空非有,不斷不常;所以佛法的最高處就在這個


地方。我們一般研究佛學的教義教理,


都容易走上或錯解取義,或斷章取義的岐路。


這一點要特別小心注意。


 


我們現在提出來,唯識宗所講一切法無自性,


也就是般若宗金剛經這裏所講,「一切法無我」


的道理,這兩個是同一道理,


只是不同表達的方法而已。


所謂一切法,包括了世間的一切,及出世間的一切


。甚至證得羅漢境界、菩薩境界,乃至於成了佛,


證得無為涅盤之果,也都屬於一切之內。


一切包含了一切。知道了一切法本身無我,


並沒有告訴你無我以後是空,只有告訴你無我。


至於無我以外有沒有真我?那是你的事了。


 


 


我們研究金剛經從開始到這裏,它只有遮法,


是教育的方法,就是把你的方法擋起來,否定了你


,但是他沒有告訴你一個肯定的,沒有說什麽才是


對。他沒有承認你,或肯定你那一個才是對,


要怎麽樣來肯定。一切法無我,到了這個境界,


懸崖撒手自肯承當,要你自悟、自證、自肯。


 


關於自肯自證的問題,我們要談到玄奘法師到印度


留學的事。印度當時還是聯邦政府,幾十個國家,


外加多種的外道,為了爭辯一個佛法哲學的問題,


吵得不可開交,大家立了契約,失敗的一方就不能


存在了。法師們已經沒法辯論時,剛好碰到玄奘法


師去了,聽說這個中國和尚學生智慧很高,


就請他做評判。玄奘那時還很年輕,就上高臺主持


,最後的問題是,既然證到了佛法,最後到達無我


相,有一個相也不對,有一個知也不對,


那麽如何叫做證得呢?怎麽可以證明已經得道了呢


?玄奘法師就講了一句名言: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這個事情就此做了結論,


也保持住了印度當時的佛教。


 


所以這個自證的部分,等於人喝水一樣,是涼是熱


,只有你自己知道;告訴你,你也不知道。


這個問題回答得很妙,不過如果現在再做科學論辯


的話,這個問題還有問題,這裏暫時不多作討論。


所以一個人知道一切法無我後,遮住了以後,


既沒有說無我就是空,也沒有說無我以後有個真我


,我們不要隨便給它加上。像這種地方,


般若智慧的成就是要自己參的。


 


定與忍


 


知道了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這句話更嚴重


,怎麽樣叫忍?這個忍在佛法修持裏是一個大境界


。我們曉得所謂講得定,是以小乘的範圍來講;


修大小乘之果,都是以定來作基礎,


學佛沒有進入定的境界,是沒有基礎的。


不管在家出家,道理是一樣的,沒有基礎就只是一


個普通學的人而已,但是定本身並不一定就是佛法


。至於大乘的佛法,則必須「得成於忍」。


 


得忍與得定不同,


所以說菩薩要得無生法忍,才進入大乘的境界。


無生法忍不能當作定來解釋,如果把無生法忍


當成是定,那乾脆說無生法定該多好呢!


所以這個忍字,要再加研究才是。


 


再看金剛經的本身,六度成就中講過布施成就,


但持戒成就不提,


實際上布施的成就之中就有持戒的精神。


全部經典都講般若成就,但是卻不提禪定成就,


你真正得了般若的成就,自然就是禪定。


六度中間,布施、忍辱、般若,這三個成就到了,


所謂持戒、精進、禪定自然都到了。


關於這一點,我們研究金剛經要反覆去讀去深思,


去參究,慢慢的你就可以真懂了。


 


講到得成於忍,前面佛自己說,過去修忍辱波羅密


的時候,被歌利王割截身體,沒有動過怨恨的心,


只有慈悲的念,因此他沒有覺得痛苦。


這是什麽境界?大家要研究啊!這是定,這是無生


法忍,這也是般若,也就是悟的境界。


大家現在學禪,或者讀了些書,看了一首詩,


不然聽到青蛙叫,狗兒跳,嗯,我悟了,


我們也拿一把刀,也學歌利王割你一刀試試看,


看你得成於忍還是得成於恨?你悟了嘛!


悟了應該有這個境界啊!所以說,此事不要隨便談


,禪學可以隨便講,真正的佛法是要求證的,


金剛經的榜樣都擺在這裏。


 


真正知道了一切法無我的時候,達到了無我的境界


,自然達到了無生法忍的境界。當然,


到達了無生法忍,還只是大乘菩薩初步!


只是這個菩薩超過前面所譬喻的菩薩。也就是說,


拿無量無數的七寶來布施,有相物質的布施,


功德不如無相布施功德的萬分之一。


 


金剛經講到二十八品,差不多點題了,非常重要。


勉強把無生法忍的境界研究研究看,先不談求證,


先在理論上找找看。佛沒有告訴我們這是一個什麽


境界,其實佛說過了,只是大家看過去忘記了。


佛開頭就說善護念,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一切無著無相。由於善護,無著,無相,


就可以知道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


 


金剛經開頭佛就已經跟我們講了,他在傳法呀!


他不是在講經啊!後世所謂講經與說法是不同的。


 


像這裏佛說的,教你怎麽樣修,你有問題問他,


他答覆你,那是說法。像我們現在講經,


是根據佛菩薩們所說的加以討論,這個是講經,


所以講經是講經,說法是說法。過去在大陸大叢林


、廟子裏,有說法堂,有講經堂,各處不同的。


說法堂裏大和尚上堂,不帶書本,一個字都不用,


就憑自己所證悟的、功夫的、智慧的經驗,


隨便討論,這個叫說法。


 


金剛經開始就告訴我們修持的方法,


是善護念,無住,由此而得成於忍,無生法忍。


說到這裏我們再舉一個禪宗公案來說明。


 


張拙的故事


唐末五代的時候,禪宗鼎盛,有一位在家人叫張拙


,去見一個禪師問道,禪師問他叫什麽名字?


他說我叫張拙。這個禪師說,找個巧都找不到,


那裏來個拙呀!他就悟道了!就那麽快,


言下頓悟,這一句話就悟道了。


我們現在找找看他悟個什麽?他悟得一切法無我了


嘛!得成於忍,對不對?拿教理說暫時懂了吧?


所以他就作了一首偈子:


 


光明寂照遍河沙  凡聖含靈共一家




一念不生全體現  六根才動被雲遮



斷除煩惱重增病  趣向真如亦是邪



隨順世緣無掛礙  涅盤生死等空花



 

「光明寂照遍河沙」,這是講體,一切眾生同一本


性,這個自性之體是光明清凈,無相。


寂照不是真常唯心,那是形容詞。


遍河沙,無所不在。


「凡聖含靈共一家」,一切眾生與佛無差別,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一念不生全體現」,注意啊!


一念不生是無生法忍初步的境界,


怎麽說是初步的境界呢?真正無生法忍,


萬念皆生還是無生法忍,那是菩薩成果,


初步的境界是一念不生。還有我們學佛修持的人不


要搞錯了,以為一念不生了,以為念頭、


思想都不動了,那不是一念不生,那是昏沈。


 


什麽是一念不生呢?善護念,無住,一切無住,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不可得亦不可得,就是一念不生,生而不生。


所以「六根才動被雲遮」,這都是初步的無生法忍


,到了最後六根全動也沒有被遮住,所以剛才講,


佛說的無相無住。


 


但是這中間也分兩層,就是根本智與後得智的不同


,不能以聲色來悟道,去掉聲色以外,


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才動被雲遮,這還是


只得根本智的這一面,沒有得到後得智。


 


「斷除煩惱重增病」,為什麽不必斷除煩惱,


斷除妄念呢?你打起坐來,一天到晚斷除煩惱,


把煩惱空了,妄念空了,那個就是妄念啊!


那個就是煩惱啊!所以你不能得定,反而成心理的


病相,所以說斷除煩惱只是再重增一層病。


 


「趣向真如亦是邪」,你心理只想抓個道的境界,


就也是邪見!一切法無自性,所以你不能抓一個真


如道的境界,有個道的境界,就正是妄念的境界


就是煩惱,那就不是一切法無我的道理。


因此這位居士後來並沒有出家,


在家菩薩後來就成道。


下面兩句話你看他大徹大悟的話,


也無所謂在家出家。


 


「隨順世緣無掛礙」,活到這個世間,隨順世緣,


就是所謂禪宗祖師講,真正悟了道的人,


是怎麽樣修行呢?兩句話,


「隨緣消舊業,更不造新殃。」


就是還債而已,隨緣消舊業,不再去造新的壞業力


。當然新的善業還不斷在做啦!隨緣消舊業,


不再造新殃。這個就是隨順世緣無□礙的道理。


最後他的氣派更大,所謂了解金剛經的全部。


 


「涅盤生死等空花」,不但生死等空花,


學佛證到涅盤也沒有什麽了不起,涅盤也是空花夢


幻,空中的花果,不實在的,所以涅盤生死等空花


。我們拿這個張拙的公案,來說明金剛經所講,


「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的道理。


 


有求就有住嗎


【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


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


是故說不受福德。】


 


「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這句話又點題了,


因為真正行大乘菩薩道的人們,他做善事不想求福


德的果報。所謂做一切善事,義所當為,應該做的


啊!假使我們行善救世救人,認為我在培福報,


又錯了,那是凡夫的境界,不是菩薩的心性。


所以一切菩薩不受福德,他不求果報。


須菩提聽到這裏又懷疑了,他說,為什麽說菩薩不


受福德呢?剛才我們說過嗯!菩薩並不以求福德之


心去行善,是做應該做的事,本份的事,


做了就做了,不住、不著,這個還有什麽問題啊!


難道須菩提比我們還要笨,還要問一下,


為什麽菩薩不受福德嗎?


 


你說須菩提問這個話對不對?


當然對,問的很高明。對,菩薩做善事,


並不是為了求福德,但是既然無住無著,


求求又何妨啊?換句話說,求也是不住啊!


菩薩難道沒有這個氣派嗎?他問的是這個道理。


你不要小看這個問題,須菩提問的非常嚴重啊!


既然是菩薩,


此心無住,行一切善,此心無所求,這是無住。


 


有所求就有住嗎?那這個菩薩還沒有徹悟吧?


還沒有對吧!他問的是這個道理。


所以佛也幾乎被他問倒了,又趕快說:


 


「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


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諸佛菩薩都在行功德,當然不應該貪著,因此說,


雖然有福德,自己並不貪著,有好處,自己並不領


受,而回向給世界一切眾生,願這個世界


一切眾生受這個好處,自己不想要。


所謂大布施,所謂布施法門,布施波羅密多,


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有一個結論,真正證道悟得般若的人,


沒有自私的,不會走小乘的路子,是布施第一。


布施是法布施、財布施、無畏布施,一切的布施,


菩薩道都在其中了。這一品我們結論的偈子:


 


第二十八品偈頌


 


默然無語是真聞  情到無心意已薰



撒手大千無一物  莫憑世味論功勛



 

「默然無語是真聞」,這是講真正學佛智慧與功德


,真正的佛法,一切無我無自性。那麽佛說的法也


是方便,真正的佛法也說不出來。


所以,佛曾經有一次在摩羯陀國,對學生不講話了


,在摩羯陀國閉關三個月,不說話。


這表示佛法沒得可說的,要你自己去證,


所以默然無語,說無可說,這是真聞。


 


「情到無心意已薰」,真修到無心之地,一切行,


一切處,都是無心。一切情意識都自清凈了。


什麽是無心呢?就是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


,未來心不可得,到無心之處,


這個第六意識完全轉了,才呈現智慧的境界;


所謂轉成妙觀察智,般若的境界。


 


「撒手大千無一物」,怎麽樣修持才能夠達到這個


無心之處呢?懸崖撒手還不夠,三千大千世界的一


切,都可以拿來布施,一切都可以放下,


真正的放下;就是六祖說本來無一物。


所以,學佛法就是兩條路,


要求福德的成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是提得起;要想智慧的成就就是放得下


 


提得起,放得下,才有資格學佛;


提得起,放得下,自然就可以成佛。


 


說般若境界,一切萬緣放下,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修一切善法。


 


做到了一切提得起,修一切福德,


福德不是世間上的福報喔!


一個人要悟道成佛是要大福報的!


真正的智慧也是需要大福報的,


不是世間的福報所能成的。 



南懷瑾主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ㄚ達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