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幻想和催眠的知道不在乎,和親身去歷練的清楚明白的不執著
其中的差別認知,只是一紙之隔,確可以差之千里.
千萬別學做一尊木頭神
《 無與空並非啥都沒有,
而是念頭~清楚明白 》
2013.05.07
《六祖壇經.定慧品》的三個重要觀念:
無念、無相、無住是什麼?
· (1)「無念」的意思,
《六祖壇經》說:「於諸境上心不染,為無念。」
也就是「不於境上生心」。
但不是沒有念頭、沒有意識、沒有知覺,
而是對一切的情況,見聞覺知,都能清清楚楚,
就是沒有一個自私自利、患得患失、
喜怒哀樂等「我執」情緒的反應。
· (2)「無相」的意思是「於相離相」,
又說「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
所謂「相」,就是一切諸法的法相,
包括物質的、心理的、生理的、自然的種種現象,
因為《金剛經》說,「若見諸相非相,
即見如來。」那就是一切現象,
沒有永恆的定相和不變的自相,
所以要我們即相而離相;不否定一切相,
也不執著一切相,這叫「無相」。
· (3)「無住」的意思是
「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
也就是《金剛經》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凡夫愚癡,所以煩惱不斷,
原因是老在前念、後念、念念之中,
念念相續的我及我所之中,不斷地打滾;
對過去的失敗會悔恨,成功會驕傲;
對未來的美景會幻想,未可知的阻礙會憂慮,
這都是因為沒有智慧,所以心有所住。
其實,這三個項目是彼此相通,表裡相接的。
若能無念、無相,一定也能無住;
若能無相、無住,一定無念;
若能無住、無念,一定無相。
所以無念、無相、無住,
都是即定即慧的定慧不二,
這也就是〈定慧品〉的內容所在。
恭錄 ◇ 聖嚴法師開示
《六祖壇經‧定慧品》 ~ 定慧同時
轉帖於 認識阿彌陀佛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