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利槃特伽~


 


如實如地的修行法


 


 


掃地、掃地、掃心地,


 


心地不掃,空掃地.


 


 


2009.05.019


 


此篇文張是摘錄~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五《周利槃特伽鼻根圓通章》


其中一小段文字來陳訴


 


為何ㄟ~因為一般人常忘記,人就只是~


 


吃五穀雜糧的四大綜合體~凡 煩 番 飯


 


(凡人   煩惱   番(台語 固執)   肚子餓要~吃飯..)


 


我想偶也常犯這些錯~凡人ㄇ


 


遇...挫折感....時怎讓自己活過來~別喝蠻牛ㄛ


 


揀了段文字(長的您自己在去慢慢品ㄛ)~


 


與同好分享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五《周利槃特伽鼻根圓通章》


 




周利槃特伽,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我闕誦持,無多聞性,最初值佛,聞法出家,


憶持如來,一句伽陀,於一百日,得前遺後,


得後遺前。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調出入息,


我時觀息,微細窮盡,生住異滅,諸行剎那。


其心豁然,得大無礙,乃至漏盡,成阿羅漢。


住佛座下,印成無學,佛問圓通,如我所證,


反息循空,斯為第一。


 


 


 


周利槃特伽也確實找到了這一條修行的道路。


 



掃地、掃地、掃心地,心地不掃,空掃地


 



怎麼掃呢?


 


用慚愧、懺悔、返照、覺察、覺照,


 


念念分明、念念作主、念念覺察、念念覺照,


 


(大意是~先使其停,再連根拔除)


 


 


這樣,就能把心中的灰塵掃掉了。


 


寶鏡蒙塵是理,掃地是事,


 


理和事是相通的,既然理上不能了解,


 


佛陀就教導他先從事上用功,


 


從外而內,藉著掃地來顯理。


 


 


 


佛陀教周利槃特伽的四句伽陀是:


 


身語意業不作惡,莫惱世間諸有情,


 


正念觀知欲境空,無益之苦當遠離


 


 


(因宿世的業力障礙~前世有法理而吝於分享


故今生愚笨不能記憶唸頌...差點因此被其兄責怪


而去自殺ㄟ..幸佛陀阻止)


 



佛陀教導周利槃特的四句伽陀(註三)


也有另一種不同的記載:


 


「守口攝意身莫犯,莫惱一切諸有情,


 


無益之苦當遠離,如是行者能度世。」


 



其中,「守口攝意身莫犯」和「身語意業不作惡」


 


是同樣的意思。


 


「莫惱世間諸有情」中,所謂「諸有情」


 


是包括三界中一切有情眾生,除了人之外,


 


還有畜生道、鬼道、天道,乃至修羅道眾生,


對於一切眾生,我們都不要使他們起煩惱。


 


例如:靜坐時不要擾亂鄰單;不使外面一切人、


動物起煩惱,令其討厭自己;


 


總之,一切言行舉止都要注意。一般人往往責怪外在環境,認為這個不好、那個不好,


其實都是自己這念心放不下,沒有慈悲心、


容忍心,不知道寬以待人、嚴以律己的緣故。


 


因此,不要使一切眾生起煩惱,是修行第一步。  



其次,「正念觀知欲境空」,就是要保持正念,


安禪靜慮,思惟財、色、名、食、


睡等五欲境界都是虛妄不實的、都是空。


若能知道外面的境界是空,自然就不會貪著;


 


如果不知道,心當中一定會攀緣,想東想西,


為了貪名利財色而患得患失。


眾生就是如此,看不破、放不下,


受外面的境界干擾、牽連,便墮入塵境。



  


  所謂正念,諸位聽法這念心,


時時刻刻這念心存在、專注,就是保持正念。


正念,還有方便正念和究竟正念之分,


方便正念是以念佛、念法、念僧、念施、


觀身不淨、觀心無常、觀受是苦、


觀法無我等法門,使這念心依靠到佛法上


,漸漸不染著外面的五欲境界,


就能把五欲照破、放下。  


 


 


(以上若一時還作不到,最少下面這句要盡力做到ㄛ)


 



「無益之苦當遠離」,


 


即毫無意義的苦絕對要遠離,


 


(世間煩惱大多由此而來如:


事能解決,還會煩惱ㄇ,既然不能解決,再煩惱也多餘)


 


例如:自找麻煩、鑽牛角尖…,就是無益之苦。


 


所謂「遠離」,一是心遠離,一是身遠離。


 


初初修行,最重要的是身先遠離,例如:


第一步即是身遠離,遠離是非、遠離塵境、


遠離煩惱、遠離憎愛;然後,


 


第二步,使心能遠離,心遠離,即是


《金剛經》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如果真正能做到身心都遠離,則身心都沒有罣礙,


就是無住心、菩提心、清淨心了,


 


正如陶淵明的詩: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由於周利槃特伽無法憶持佛陀所教的伽陀,


所以,佛陀教他先念「掃帚」、「除垢」


,再進一步體會除去了外面的塵垢之外,


還要除去心當中的塵垢.


 


 


如實修  如實行


 


 


您盡力  偶盡力  大家盡力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ㄚ達哩 的頭像
    ㄚ達哩

    陳達子收藏閣

    ㄚ達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